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辙的《同王适赋雪》 全文: 北风吹雨雨不断,遍满虚空作飞霰。 纸窗独卧不成眠,茅屋无声时一泫。 鸟乌错莫寒未起,庭户空明夜惊旦。 重楼复阁烂生光,绝涧连山漫不见。 夹砌双杉洗更碧,满田碧草埋应烂。 城中闭户无履迹,市上孤烟数晨爨。 细排玉著短垂檐,暗结轻冰时入研。 拨灰有客顾尊俎,迹兔何人试鹰犬。 未容行役扫车毂,应有老农歌麦饭。 一来江城若俄顷,四见白花飞面旋。 坐看酒瓮谁敢尝,归踏冰泥屡成溅。 年来桥板断不属,莫出肩舆足忧患。 到家昏黑空自笑,诉妇勤劳每长叹。 床头有酒未用沽,囊里无钱不劳算。 更令雪片大如手,终胜溪瘴长熏眼。 谒告犹能不出门,典衣共子成高宴。
名句书法欣赏 纸窗独卧不成眠,茅屋无声时一泫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纸窗亦作“ 纸牕 ”。糊纸的窗户。 唐 白居易 《晓寝》诗:“纸窗明觉晓,布被暖知春。” 清 唐孙华 《和友人郊字雪诗三十韵》:“斜穿珠箔入,密听纸牕敲。” 鲁迅 《彷徨·伤逝》:“正屋的纸窗上映出明亮的灯光,他们正在逗着孩子玩笑。” 独卧(1).古代养生家谓不与妇女同眠为“独卧”。 晋 葛洪 《神仙传·彭祖》:“故有上士别床,中士异被,服药百裹,不如独卧。” (2).泛指一人独眠。 明 徐祯卿 《在武昌作》诗:“高斋今夜雨,独卧 武昌城 。” (3).古指高人、隐士遗世独居。 唐 杜甫 《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》:“独卧 嵩阳 客,三违 潁水 春。” 赵次公 注:“此言 张山人 自 潁水 而隐 嵩阳 。” 不成 ——作语气词用在句末,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,常与“难道”、“莫非”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,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茅屋 用芦苇、稻草等苫盖屋顶的简陋房子 无声 没有一点声音 无声无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