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王汝玉的《少年行》 全文:出身本六郡,结爱入三川。
 旧是良家子,新从侠少年。
 黄金装剑珥,绿锦制鞍鞯。
 笑杀成都客,穷居事草玄。
 
 参考注释出身(1) 一个人最初从事的职业和履历造成的身分 (2) 家庭经济基础所奠定的身分 (3) 指入仕之途 武举出身 六郡指 汉 的 陇西 、 天水 、 安定 、 北地 、 上郡 、 西河 六郡。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:“ 天水 、 陇西 ,山多林木,民以板为室屋。及 安定 、 北地 、 上郡 、 西河 ,皆迫近 戎  狄 ,修习战备,高上气力,以射猎为先…… 汉 兴,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、期门,以材力为官,名将多出焉。” 颜师古 注:“六郡谓 陇西 、 天水 、 安定 、 北地 、 上郡 、 河西 。” 南朝  梁  何逊 《七召·儒学》:“六郡凑其衣冠,五陵穷其轨躅。” 唐  杨炯 《刘生》诗:“卿家本六郡,年长入 三秦 。” 唐  张九龄 《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说赴朔方军》:“闻风六郡勇,计日五戎平。” 结爱犹相爱。 唐  孟郊 《结爱》诗:“心心復心心,结爱务在深。” 唐  杜甫 《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》:“送终惟粪土,结爱独荆榛。” 宋  梅尧臣 《一日曲》:“结爱从此篤,暂隔犹恐疏。” 三川(1).三条河流的合称,所指不一。(1) 西周 以 泾 、 渭 、 洛 为三川。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 幽王 二年, 西周 三川皆震。” 韦昭 注:“三川, 涇 、 渭 、 洛 ,出於 岐山 。”(2) 东周 以 河 、 洛 、 伊 为三川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亲 魏 善 楚 ,下兵三川。”《文选·鲍照〈咏史〉》:“五都矜财雄,三川养声利。”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:“有 河 、 洛 、 伊 ,故曰三川。” (2).指洛阳。 南朝  宋  颜延之 《北使洛阳》诗:“前登 阳城 路,日夕望三川。” 唐  王维 《送韦大夫东京留守》诗:“云旗蔽三川,画角发龙吟。” 赵殿成 注:“《史记》索隐:三川,今 洛阳 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