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闻蝉》 全文:万物凭生各趋时,率因暄寒为早迟。
 山庄今日始闻蝉,南北气候殊若斯。
 讵惟气候殊,声音亦异其。
 北蝉声雄粗且野,南蝉声细清以凄。
 大抵气禀分人性,而众生类咸随之。
 蒙古遂谓绰尔齐,曲项芦管和以吹。
 有时颇叶韵高低,然而彼此两不知。
 岂非幕天席地中,若人若物同蒙大造同熙怡。
 小哉俞琰席上腐谈,独举昭君笑其浑不似,而又讹为火不思。
 
 参考注释蒙古蒙古: ①民族名。唐时始见史书记载。初居额尔古纳河流域,后逐渐散布到蒙古高原的广大地区,过着游牧生活。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各部,建立蒙古汗国。此后展开大规模军事活动,先后攻灭西辽、西夏、金、大理、南宋,统一全国,建立元朝,势力远及中亚和南俄等地。 ②中亚内陆国。在中国和俄罗斯间。面积15665万平方千米。人口231万(1995年)。首都乌兰巴托。全境为高原。气候干旱。草原分布广,南部为戈壁区。居民主要从事畜牧业。工业以畜产加工最重要。铜钼矿开采有相当规模。芦管(1).芦苇的茎。《水浒传》第五六回:“ 时迁 溜下来,去身边取个芦管儿,就窗櫺眼里只一吹,把那碗灯早吹灭了。” (2).即芦笳。 唐  李益 《夜上受降城闻笛》诗:“不知何处吹芦管,一夜征人尽望乡。” 唐  元稹 《遣行》诗之九:“猿声芦管调,羌笛竹鸡声。”参见“ 芦笳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