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白云寺》 全文: 入山秋色佳,到寺春阳煦。 匼匝围玉屏,茈虒张锦树。 竹径穿云出,禅房花草菲。 阶前一泓水,去作垂虹飞。 一庭柏树青,千嶂枫叶紫。 平原逾月行,今朝见山喜。 静室才十笏,好山具四邻。 当年谁结夏,无著与天亲。 岩凹藏乳窦,竹底眄烟郊。 断缺唐碑在,犹然称白茅。 少坐清有馀,便去兴未巳。 回视失招提,钟声白云里。
参考注释入山(1).进入山里。《史记·外戚世家》:“ 少君 年四五岁时,家贫……为其主人入山作炭。” 宋 苏轼 《与林天和长官》之二十:“知入山未还,即日想已还治。起居佳否?往来衝冒,然胜游计不为劳也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一二○回:“又大兴土木,作 昭明宫 ,令文武各官入山采木。” (2).指隐居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》“迁 观 为别驾从事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袁暐 《献帝春秋》:“汝欲取 蜀 ,吾当披髮入山,不失信於天下也。” 唐 白居易 《效陶潜体》诗之十四:“入山烧黄白,一旦化为灰。” 许杰 《<文艺批评与人生>自序》:“我既然还生活在人类社会里,也并不想出世,也不想入山。” 秋色(1) 一种中常橄榄棕色,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,且稍稍绿些 (2) 秋天的景色 秋色宜人 阳煦(1).阳光温和。 晋 郭璞 《款冬赞》:“吹万不同,阳煦阴蒸。欵冬之生,擢頴坚冰。” (2).比喻人性格温和。《宋史·王会传》:“ 会 姿质端厚, 杨亿 目之曰:‘ 王君 阳煦山立,宗庙之器也。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