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强至的《寄辟疆》 全文: 忆昨枉君轩,始来就客邸。 尔仆方息肩,顾我遽屈体。 守阍前通名,倒屣出致礼。 相见吐论议,所学愈根柢。 徐为出巨编,彻若涉清济。 昏膜得篦刮,尘心逾易洗。 我亦露狂简,君曾不诃诋。 于时园正花,长日瓮盛醴。 插枝必满头,饮醆须露底。 未几踏归镫,相将洒别涕。 恋恋有情照,数数辱书扺。 自言困道途,仅能足盐米。 频吟口燥吻,久骑肉消髀。 首飞诗人蓬,肠苦孟郊荠。 学舍勉栖托,亨会复倾徯。 黄卷乐往圣,青襟列诸弟。 爱子乏先容,何人堪密启。 努力著要策,随诏献文陛。
参考注释守阍(1).守门。 (2).指守门人。《古今小说·闲云庵阮三偿冤债》:“他是箇官宦人家,守閽耳目不少,进去易,出来难。” 通名(1) 告诉别人自己的姓名 来者先请通名 (2) 惯用的称呼 倒屣亦作“ 倒屧 ”。1.急于出迎,把鞋倒穿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粲传》:“时 邕 才学显著,贵重朝廷,常车骑填巷,宾客盈坐。闻 粲 在门,倒屣迎之。 粲 至,年既幼弱,容状短小,一坐尽惊。 邕 曰:‘此 王公 孙也,有异才,吾不如也。’”后因以形容热情迎客。 唐 皮日休 《初夏即事寄鲁望》诗:“敲门若我访,倒屣欣逢迎。”屣,一本作“ 屧 ”。 元 任昱 《折桂令·同友人联句》曲:“既有当壚,毋劳倒屣,便可投辖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媚座》:“吾辈得施为,正好谈心花底;兰友瓜戚,门外不须倒屣。” (2).指从坐席上匆忙避开。《西京杂记》卷二:“ 衡 邑人有言《诗》者, 衡 从之与语,质疑。邑人挫服,倒屣而去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