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楼钥的《分韵送孙从之司业使湖南得千字》 全文: 夫君静而敏,人十已则千。 读破万卷书,操笔思涌泉。 古事与今事,一一探本源。 蚤蜚场屋声,作吏志益坚。 朅来上清班,汉庭谁在先。 雍容行秘书,史馆躬椠铅。 片言寤明主,立使登谏垣。 拳拳忧国心,倾倒十三篇。 司成天下选,归志已浩然。 赤日送妻子,襆被寻谿船。 诸生慕阳城,欲挽不得专。 竟持湖南节,征袂何翩翩。 忆昨忝同登,于今三十年。 朝行喜相会,终恨非官联。 请益殊未餍,匆匆启离筵。 始以长官来,今以绣衣还。 书生素安分,岂问却与前。 第惟公辈流,自应留日边。 德星聚南楚,予环当茹连。 事体有关系,临岐欲无言。
名句书法欣赏 诸生慕阳城,欲挽不得专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诸生 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 诸生学于太学。——明· 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 诸生许用德。——清· 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 阳城(1). 春秋 时 楚国 贵族的封邑。《文选·宋玉<登徒子好色赋>》:“嫣然一笑,惑 阳城 ,迷 下蔡 。” 李善 注:“ 阳城 、 下蔡 ,二县名,盖 楚 之贵介公子所封,故取以喻焉。” 唐 李商隐 《无题》诗:“春风自共何人笑?枉破 阳城 十万家。” (2).古城楼名。《文选·左思<蜀都赋>》:“结 阳城 之延阁,飞观榭乎云中。” 刘逵 注:“ 阳城 , 蜀 门名也。” (3).山名。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四岳、 三涂 、 阳城 、 大室 、 荆山 、 中南 ,九州之险也。” 杨伯峻 注:“古 阳城 在今 河南 登封县 东南,俗名曰 城山岭 。”参阅 清 顾祖禹 《读史方舆纪要·河南府·登封县》。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,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。——清·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