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本根树立谨心术,节目设张行法度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方回的《送康彦博文夫吉州教长句二十韵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本根(1).草木的根干。《左传·隐公六年》:“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:芟夷藴崇之,絶其本根,勿使能殖。” 宋 李纲 《论用兵》:“以多胜敌者,必将以殄灭为期,而不再举,其机在多。譬犹拔大木之本根,非众其力则不可。” 清 邵曾训 《蚕妇吟》:“种桑亦爱枝叶多,空抱本根奈尔何。” (2).根本。指事物的最重要部分。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惛然若亡而存,油然不形而神,万物畜而不知,此之谓本根。” 成玄英 疏:“亭毒羣生,畜养万物,而玄功潜被,日用不知,此之真力,是至道一根本也。” 宋 司马光 《赠邵兴宗》诗:“君子固无愧,立身明本根。” 明 李东阳 《祁阳县学重修记》:“其弊也,则修节目而弃本根。” (3).根基,基础。《晋书·刘颂传》:“借令愚劣之嗣,蒙先哲之遗绪,得中贤之佐,而树国本根不深,无干辅之固,则所谓任臣者化而为重臣矣。” 鲁迅 《坟·文化偏至论》:“久食其赐,信乃弥坚,渐而奉为圭臬,视若一切存在之本根。” (4).指基地。 宋 陆游 《山南行》:“会看金鼓从天下,却用 关中 作本根。”《宣和遗事》后集:“神京者, 太祖 、 太宗 一统之本根。” (5).本原,初始。《北齐书·杜弼传》:“窃惟《道》《德》二经,阐明幽极,旨冥动寂……实众流之江海,乃羣艺之本根。” 唐 韩愈 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原其本根,皆是国家百姓,进退皆死,诚可閔伤。” 宋 陈亮 《普明寺长生谷记》:“及至后世,於民之中又有为释老之徒者,坏形恶服,不耕不蚕,以自枯槁于山林,而求识其所谓心性之本根者。” (6).指最初的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正说》:“説《论语》者,但知以剥解之问,以纤维之难,不知存问本根篇数章目。” (7).根由,根源。《汉书·张耳陈馀传》:“具道本根所以,王不知状。” 宋 范仲淹 《润州谢上表》:“议治乱之本根,求治乱之故事。” 章炳麟 《四惑论》:“法律本浮栖之物,无可索其本根,类如是矣。” (8).喻指帝室。《汉书·诸侯王表序》:“内亡骨肉本根之辅,外亡尺土藩翼之卫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宗藩·二邵王建白》:“天下将谓主上薄于本根,非亲亲盛节。” (9).喻指家乡,故土。 明 刘基 《题解于伯机杜工部诗后》诗:“我今亦飘泊,不得归本根。” 树立建立 树立远大的理想 心术(1) (2) 心思 那人心术不正 (3) 主意,计策 颇有心术的指挥官 为害大于心术。——清· 刘开《问说》 节目(1) 文艺演出或电台、电视台播送的项目 (2) 情节 大关节目 (3) 事项 (4) 树木枝干相接的地方和纹理纠结不顺的地方 设张设置;张设。 汉 李尤 《门铭》:“门之设张,为宅表会,纳善闭邪,击柝防害。” 汉 陈琳 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不知天网设张,以在纲目,爨鑊之鱼,期於消烂也。” 宋 王安石 《上田正言书》之二:“所当设张之具,犹若闕然。” 行法(1).按法行事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班朝治军,蒞官行法,非礼威严不行。”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上》:“君於 颠頡 之贵重如彼甚也,而君犹行法焉,况於我则何有矣?”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是时民朴,畏罪自重,而 都 ( 郅都 )独先严酷,致行法不避贵戚,列侯宗室见 都 ,侧目而视。” 宋 章炳文 《搜神秘览》卷一:“ 旻 ( 王旻 )悲泣言曰:‘死只死矣,但 孝先 ( 费孝先 )所言,终无验耳。’左右以是语上达,翌日,郡守命,未得行法。” (2).做法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回:“小的正要回老爷:这下月便是河臺的正寿,可不知老爷打算怎么样个行法?” (3).谓书法中行书的字法笔势。《宣和书谱·李邕》:“ 邕 初学,变 右军 行法,顿剉起伏,既得其妙,復乃摆脱旧习,笔力一新。” (4).指行政权。 梁启超 《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·边沁之政法*论》:“立法、行法、司法三权鼎立之説,自 希腊 之 亚里士多德 既已论及,至 孟德斯鳩 而大倡之, 美国 独立,採其学理著诸宪法,於是诸国靡然效之,此义几成金科玉律矣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