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高适的《宋中十首》 全文: 梁王昔全盛,宾客复多才。 悠悠一千年,陈迹唯高台。 寂寞向秋草,悲风千里来。 朝临孟诸上,忽见芒砀间。 赤帝终已矣,白云长不还。 时清更何有,禾黍遍空山。 景公德何广,临变莫能欺。 三请皆不忍,妖星终自移。 君心本如此,天道岂无知。 梁苑白日暮,梁山秋草时。 君王不可见,修竹令人悲。 九月桑叶尽,寒风鸣树枝。 登高临旧国,怀古对穷秋。 落日鸿雁度,寒城砧杵愁。 昔贤不复有,行矣莫淹留。 出门望终古,独立悲且歌。 忆昔鲁仲尼,凄凄此经过。 众人不可向,伐树将如何。 逍遥漆园吏,冥没不知年。 世事浮云外,闲居大道边。 古来同一马,今我亦忘筌。 五霸递征伐,宋人无战功。 解围幸奇说,易子伤吾衷。 唯见卢门外,萧条多转蓬。 常爱宓子贱,鸣琴能自亲。 邑中静无事,岂不由其身。 何意千年后,寂寞无此人。 阏伯去已久,高丘临道傍。 人皆有兄弟,尔独为参商。 终古犹如此。 而今安可量。
参考注释古来 自古以来 古来如此 古来圣贤皆寂寞,唯有饮者留其名。——唐· 李白《将进酒》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。——清· 林觉民《与妻书》 同一(1) 相同;同样 同一实也。——汉· 王充《论衡·订鬼篇》 结束在同一的命运里 (2) 一致 忘筌(1).忘记了捕鱼的筌。比喻目的达到后就忘记了原来的凭借。语出《庄子·外物》:“荃者所以在鱼,得鱼而忘荃;蹄者所以在兔,得兔而忘蹄。”荃,通“ 筌 ”。 晋 何劭 《赠张华》诗:“奚用遗形骸,忘筌在得鱼。” 唐 韩偓 《感事三十四韵》:“独*夫常独泣,多士已忘筌。” 清 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崔秀才》:“ 刘 始大悟,不觉洒然曰:‘君去固自得矣,将无使吾为忘筌忘蹄之人哉!’” (2).引申喻不值得重视的事或物。 唐 刘禹锡 《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》诗:“曾向空门学坐禪,如今万事尽忘筌。” 元 王祯 《农书》卷二二:“资尔屈伸功用毕,莫将良器等忘筌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