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晁补之的《送吕承奉至山从吕龙图晋伯辟秦州机宜》 全文:去日剧奔骥,新交非曩图。
 怜君事业长,蔚若颐生须。
 表东海者谁,君世有显儒。
 端委论百揆,鞭弭雄千夫。
 二陈诗礼伯,八荀纨绮雏。
 尝闻达大家,可以济八区。
 功名望圣世,忠孝自吾徒。
 我昔拜秦州,词林炳于菟。
 见谓可与言,锄荒而破觚。
 刳中不宿秽,味道因有腴。
 斯文望若人,颠沛一手扶。
 白头远绥边,狐兔安足驱。
 汲黯在朝廷,永绝淮南觎。
 平叔不斗羌,事正今日须。
 今君撰杖屦,还向府中趍。
 问讯不弃捐,寄声亦疏迂。
 何当质疑义,卖剑老樵苏。
 
 参考注释见谓被称为;被说成。 汉  贾谊 《新书·修政语上》:“故言之者见谓智,学之者见谓贤。”《汉书·儿宽传》:“时 张汤 为廷尉,廷尉府尽用文史法律之吏,而 宽 以儒生在其间,见谓不习事,不署曹,除为从史,之 北地 视畜数年。” 宋  黄庭坚 《次韵奉送公定》:“从来国器重,见谓骨相奇。” 锄荒锄地开荒。 唐  孟郊 《新卜清罗幽居奉献陆大夫》诗:“此外有餘暇,锄荒出幽兰。” 宋  王庭珪 《和周秀实田家行》:“向来辛苦躬锄荒,剜肌不补眼下疮。” 破觚(1).削去棱角。喻除繁杂而从简易。 宋  晁补之 《呈鲁直》诗:“文章破觚赖圣世,笔墨未逃蹊径间。” (2).喻改方正为圆通。 明  袁宏道 《莱阳张廷尉赞》:“当 新郑 、 江陵 用事时,两公为政尚综覈,称近时贤相,而未免以其贵骄抑天下士。士之挟局干、饶才諝者,多破觚以就功名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