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陈知柔的《天台游山》 全文: 烟萝穿几重,柴车倦驱驾。 忽寻钟磬音,山腰得僧舍。 主僧闻我来,曳杖出相迓。 揖我坐虚阁,登临欠台榭。 老屋数椽余,风物自闲暇。 古木出云杪,遥岑来竹罅。 下临一泓水,涵光冷相射。 但能了此生,未遽惭大厦。 我本山中人,偶失学圃稼。 为米聊复留,两同僧过夏。 得舟家可浮,遇竹宅便借。 是处皆南山,何必东篱下。 悠悠去忘归,宁畏长官骂。 松月苦留客,徘徊度清夜。 明朝过桃溪,溪女莫相诧。
名句书法欣赏 主僧闻我来,曳杖出相迓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主僧佛寺的住持。 宋 苏轼 《东坡志林·记游庐山》:“旋入 开元寺 ,主僧求诗,因作一絶。” 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三:“ 徽宗 南幸,还至 泗州 僧伽塔下,问主僧曰:‘僧伽傍,白衣持锡杖者何人?’”《金史·世宗纪上》:“﹝ 世宗 ﹞幸 华严寺 ,观故 辽 诸帝铜像,詔主僧谨视之。” 出相(1).产生宰相。 南朝 梁 虞羲 《敬赠萧咨议》诗之三:“相门出相,德门有德。” 唐 李商隐 《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》:“收旗卧鼓相天子,相门出相光青史。”参见“ 出将 ”。 (2).出任为宰相。 宋 邵伯温 《闻见前录》卷十一:“一日出相天下,则功被社稷,泽及生灵。” (3).出丑的样子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:“何不配与他了,也完了一件事,省得他做出许多馋劳喉急出相。”参见“ 出洋相 ”。 (4).有的书籍,书页上面是插图,下面是文字,谓之“出相”。 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·连环图画琐谈》:“ 宋 元 小说,有的是每页上图下说,却至今还有存留,就是所谓‘出相’; 明 清 以来,有卷头只画书中人物的,称为‘绣像’。” 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<死魂灵百图>小引》:“知道和 中国 向来的‘出相’或‘绣像’有怎样的不同,或者能有可以取法之处。” (5).旧时买妾买婢,由媒人带给买主看看,谓之“出相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