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词名句:

 

名句 低徊宛转双鸣珰,忽忆征人戍他乡
释义

名句出处

出自明代王弘诲的《秋夜长》

全文:
华烛兰堂夜未央,疏星耿耿银河光。
低徊宛转双鸣珰,忽忆征人戍他乡
他乡千万里,秋色遥相望。
北风四顾何茫茫,欲往从之川无梁。
谁家今夜捣衣裳,砧声断续结中肠。
为问瑶台月,何处却逢郎。
珊瑚枕上分鸾凤,芙蓉帐底梦鸳鸯。
相思细数寒更漏,别意与之谁短长。

参考注释

低徊

(1).徘徊,流连。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:“低徊 阴山 翔以紆曲兮,吾乃今日覩 西王母 。” 唐 韩愈 《驽骥》诗:“騏驥不敢言,低徊但垂头。” 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居室》:“良朋至止,无不耳目一新,低徊留之而不能去者。” 秦牧 《社稷坛抒情》:“平时则有三三两两的游人在那里低徊。”

(2).回味;留恋地回顾。 清 赵翼 《瓯北诗话·查初白诗》:“此种眼前琐事,随手写来,不使一典,不著一词,而情味悠然,低徊不尽,较之运古鍊句者更进矣。”《花月痕》第五一回:“ 荷生 低徊往事,追忆旧游,恍惚如烟,迷离似梦。” 邓家彦 《有忆》诗:“低徊往事心如醉,棖触新愁貌亦癯。”

(3).形容萦绕回荡。 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岁时记·封台》:“什不闲有旦有丑而无生,所唱歌词别有腔调,低徊婉转,冶荡不堪。” 郑振铎 《蝉与纺织娘》:“他们的歌声,是如秋风之扫落叶,怨妇之奏琵琶,孤峭而幽奇,清远而凄迷,低徊而愁肠百结。”参见“ 低回 ”。

宛转

(1) 圆场;圆成

店主八折了五两银子,没处取讨,索性做个宛转。——明·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

(2) 辗转

路宛转石间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
宛转而不卧

(3) 婉转

鸣珰

指首饰。金玉所制,晃击有声,故称。 唐 裴思谦 《及第后宿平康里》诗:“银缸斜背解鸣璫,小语偷声贺玉郎。” 前蜀 韦庄 《怨王孙》词:“玉蝉金雀,宝髻花簇鸣璫,绣衣长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白于玉》:“有四丽人,敛袵鸣璫,给事左右。”

征人

(1).远行的人。 晋 陶潜 《答庞参军》诗:“勗哉征人,在始思终。” 宋 楼钥 《荆坑道中》诗:“古涧随山转,征人趁水行。” 明 杨慎 《锦津舟中对酒别刘善元》诗:“青青杨柳故乡遥,渺渺征人大荒去。” 鲁迅 《赠日本歌人》诗:“ 春江 好景依然在,远国征人此际行。”

(2).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汉过》:“劲鋭望尘而冰泮,征人倒戈而奔北。” 唐 苏拯 《古塞下》诗:“血染长城沙,马踏征人骨。” 明 高启 《春日言怀》诗:“征人新战殁,饮恨沉黄泥。” 陈毅 《东征初抵高淳》诗:“步哨呼觉征人起,欣然夜半到 高淳 。”

(3). 唐 代亦专指临时招募的兵士。《唐律·擅兴》:“诸拣点卫士(征人亦同)取舍不平者,一人杖七十,三人加一等,罪止徒三年。” 长孙无忌 疏议:“征人谓非卫士,临时募行者。”

他乡

异乡,家乡以外的地方

随便看

 
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4 Suppu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11 11:39: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