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蔡戡的《家父约端约饭端约以疾辞乃作古风并送腊梅》 全文: 诗仙逸气舒长虹,一洗万古凡马空。 五车蠹字勤且攻,不肯区区辨鱼虫。 雪中鹤氅如王恭,谁能低唱深帘栊。 年来何事怯霜风,闭门索句鸣笙镛。 新诗为我开愁容,退避岂敢争词锋。 君不可屈真卧龙,小窗独坐时一中。 故折金蓓赠我翁,绝胜桃杏漫山红。 君诗当得碧纱笼,此花宜侑琉璃钟。 走笔寄谢仍匆匆,昏暮叩户惊隣东。
  名句书法欣赏  新诗为我开愁容,退避岂敢争词锋书法作品
 参考注释新诗(1).新的诗作。 晋  张华 《答何劭诗》之一:“良朋貽新诗,示我以游娱。” 唐  杜甫 《解闷》诗之七:“陶冶性灵存底物?新诗改罢自长吟。” 清  黄遵宪 《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》诗:“海外偏留文字缘,新诗脱口每争传。” (2).指“五四”以来的白话诗。 毛泽*东 《关于诗的一封信》:“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。” 李一氓 《<阿英文集>序》:“你写新诗,我填旧词,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。” 为我战国 时期 杨朱 主张的“损一毫利天下不与,悉天下奉一身不取”的学说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 杨子 取为我,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为也。” 愁容 忧心发愁的样子;忧愁的表情 愁容满面 退避 畏缩后退;退后躲避 岂敢(1) 怎么敢;不敢。表示谦逊或讥讽的意思 我岂敢单独行动 (2) 怎敢 他岂敢欺骗她 (3) 我不值得如此称赞。谦辞 岂敢,岂敢! 词锋(1).犀利的文笔或口才。 南朝  陈  徐陵 《与杨仆射书》:“足下素挺词锋,兼长理窟, 匡丞相 解颐之説, 乐令君 清耳之谈,向所諮疑,谁能晓喻。” 元  柳贯 《出北城独上秋屏阁望西山烟霭中漠无所见》诗:“我疑玉女畏迎将,且惧词锋恣弹射。” 曹禺 《雷雨》第一幕:“他说话微微有点口吃似的,但是在他的感情激昂的时候,词锋是锐利的。” (2).言词所向;话题。 叶圣陶 《一个朋友》:“当时我便转了词锋道:‘伊快乐么?’”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