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五胜竟无违,百司诚有庇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李世民的《咏司马彪续汉志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五胜五行相胜。言水胜火、火胜金、金胜木、木胜土、土胜水。《鹖冠子·度万》:“形燥则地不生火,水火不生则……五胜无以成埶。” 陆佃 注:“五胜,五行之胜。”《史记·历书》:“颇推五胜,而自以为获水德之瑞。” 裴骃 集解引《汉书音义》:“五行相胜。” 宋 欧阳修 《原正统论》:“至 秦 之帝,即非至公大义,因悖弃先王之道,而自为五胜之説。” 章炳麟 《原学》:“故正名隆礼兴于 赵 ,并耕自 楚 ,九州五胜怪迂之变在 稷下 。” 无违(1).没有违背;不要违背。《书·多士》:“非我一人奉德不康寧,时惟天命,无违。” 晋 陶潜 《归园田居》诗之三:“衣沾不足惜,但使愿无违。” 宋 文天祥 《赠莆阳卓大著顺宁精舍三十韵》:“ 伯奇 令无违, 申生 恭不贰。” (2).特指不要违反礼法、天道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 孟懿子 问孝,子曰:‘无违。’” 杨伯峻 注引 黄式三 《<论语>后案》:“古人凡背礼者谓之违。” 宋 朱熹 《斋居感兴》诗之三:“至人秉元化,动静体无违。” 百司大臣,王公以下百官的总称 百司惴恐,多患 若之。——《明史·海瑞传》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