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是时鸣雨馀,气候如清秋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李昱的《言怀五首·其四》 全文: 参考注释鸣雨大雨,狂风暴雨。 唐 杜甫 《雨不绝》诗:“鸣雨既过渐细微,映空摇颺如丝飞。” 浦起龙 心解:“鸣雨,大雨也。” 明 何景明 《雨望西山》诗:“碧山鸣雨过嵯峨,湖水风增万丈波。” 气候(1) 指一年的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侯。亦泛指时令 气候今年晚,浓霜始此回。——宋· 陆游《园中书触目》 (2) (3) 给定地区的天气状况和天气发展所示的变动着的大气状态 一宫之内而气候不齐。——唐·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 (4) 一个团体或一个时期流行的倾向或环境条件 政治气候 (5) 比喻结果或成就 成不了气候 清秋明净爽朗的秋天。 晋 殷仲文 《南州桓公九井作》诗:“独有清秋日,能使高兴尽。” 唐 杜甫 《宿府》诗:“清秋幕府井梧寒,独宿江城蜡炬残。” 清 吴谦牧 《谷水歌》:“借问清秋月,先悬第几峰。” 艾芜 《回忆周立波同志》:“一株法国梧桐,披了一身金黄的叶子,送来清秋的景色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