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天地含清泰,阴阳道所成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宋太宗的《逍遥咏》 全文: 参考注释天地(1) 天和地。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 天地之闻。——清· 黄宗羲《原君》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 (2)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(3) 指天地之间,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 天地百法乎。——清· 洪亮吉《治平篇》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。 天地不能生人。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。 清泰清静平安。 汉 应瑒 《文质论》:“承清泰,御平业。”《晋书·苻坚载记下》:“今圣德格於皇天,威灵被於八表,弘代已熙,六合清泰。” 前蜀 杜光庭 《贺嗣位表》:“即使车书混同,夷夏清泰,九土有归山之马,四溟无横海之鲸。” 清 陈梦雷 《抒哀赋》:“值皇风之清泰兮,行踽踽其犹晏。” 阴阳(1) (2) 古代哲学概念。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“阴”、“阳”两个对立的范畴,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 阴阳易位。——《楚辞·屈原·涉江》 (3) 日月运转之学 阴阳历算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 研核阴阳。 (4) 天气的变化 阴阳之变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