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熊虎可避蝱可驱,覆巢熏穴意何如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陈师道的《送杜侍御纯陕西转运》 全文: 参考注释熊虎(1).熊与虎。 汉 张衡 《西京赋》:“熊虎升而挐攫,猿狖超而高援。” 三国 魏 阮籍 《元父赋》:“崇陵崔巍,深溪峥嶸,美类不处,熊虎是生。” (2).指熊与虎的图案,古代旗帜上的徽识。因以借指旗帜。《周礼·春官·司常》:“熊虎为旗,鸟隼为旟。” 唐 杜甫 《八哀诗·赠司空王公思礼》:“翠华卷飞雪,熊虎亘阡陌。” 仇兆鳌 注:“熊虎,将士之旗。” 唐 柳宗元 《唐铙歌鼓吹曲·吐谷浑》:“烈烈旆其旗,熊虎杂龙蛇。” (3).比喻凶猛,勇猛。《左传·宣公四年》:“是子也,熊虎之状,而豺狼之声,弗杀,必灭 若敖氏 矣。”《三国志·吴志·周瑜传》:“ 刘备 以梟雄之姿,而有 关羽 、 张飞 熊虎之将,必非久屈为人用者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四五回:“ 瑜 曰:‘吾之军士,颇雄壮否?’ 干 曰:‘真熊虎之士也。’” (4).借喻勇猛的将士。 汉 陈琳 《武军赋》:“衝钩竞进,熊虎争先。” 晋 陆云 《吴故丞相陆公诔》:“帝曰将军,整尔熊虎,赫赫明明,皇舆出祖。”《北齐书·文襄帝纪》:“扬旌北讨,熊虎齐奋,克復中原。” 覆巢(1).倾毁鸟巢。《逸周书·月令》:“禁止伐木,无覆巢,无杀孩虫,胎夭飞鸟。” (2).喻覆灭。 明 张居正 《上六部禀帖》:“致向之怀嫉忌者,借以快其私忿,而竟罹覆巢之祸。” 熏穴亦作“燻穴”。烟熏洞穴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命禄》:“ 越王 翳 逃山中,至诚不愿,自冀得代。 越 人熏其穴,遂不得免,彊立为君。”熏,一本作“ 燻 ”。后因以“熏穴”指被拥立为君王。 北周 庾信 《周太子少保步陆碑》:“虽復季末,大成之心守节。既遭燻穴,翻从压纽。 太祖 初封 函谷 ,始合诸侯。” 何如(1) 如何,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诚好恶何如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 则何如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 (2)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,何如智取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