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公卿察廉孝,一命果沾霈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吕陶的《送李镇北归》 全文: 参考注释公卿(1).三公九卿的简称。《仪礼·丧服》:“公卿大夫室老士贵臣。”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出则事公卿,入则事父兄。”《后汉书·陈宠传》:“及 竇宪 为大将军征 匈奴 ,公卿以下及郡国无不遣吏子弟奉献遗者。” 刘师培 《悲佃篇》:“试徵之 周代 天子立官,自公卿至胥徒,约五万九千四百餘人。” (2).泛指高官。 汉 荀悦 《汉纪·昭帝纪》:“ 始元 元年,春二月。黄鵠下 建章宫 太液池中,公卿上寿。” 唐 元稹 《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》:“公卿委累,贤彦駢繁。” 明 方孝孺 《君子斋记》:“为君子矣,虽不为公卿,无害也;为公卿而不足为君子,其如公卿何。” 严复 《和荆公<贾生>》诗:“赋鹏深情人不解,祇言未得作公卿。” (3).指丈夫。《敦煌曲子词·凤归云》:“待公卿迴故日,容颜憔悴,彼此何如。” 蒋礼鸿 曰:“‘公卿’指丈夫,这和阿曹婆词称丈夫为‘君王’相同。俗文学里的所谓‘官人’,实际和公卿的意义也相同。”见《敦煌变文字义通释》。 廉孝即孝廉。 汉 时由郡国荐举孝廉,贡送朝廷。《文选·班固<西都赋>》:“总礼官之甲科,羣百郡之廉孝。” 吕向 注:“言聚甲科孝廉之人列于禁卫。” 一命(1). 周 时官阶从一命到九命,一命为最低的官阶。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三命兹益共。一命而僂,再命而傴,三命而俯。” 杜预 注:“三命,上卿也。”《北史·周纪上》:“以第一品为九命,第九品为一命。”后亦用以泛指低微的官职。 南朝 梁 刘孝绰 《上虞乡亭观涛津诸学潘安仁河阳县诗》:“无貲徒有任,一命忝为郎。” 唐 白居易 《松斋自题》诗:“非贱亦非贵,朝登一命初。”《警世通言·赵春儿重旺曹家庄》:“你生於富家,长在名门,难道没几个好亲眷,何不去借贷,为求官之资,倘得一命,偿之有日。” (2).相同的命运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气寿》:“若夫无所遭遇,虚居困劣,短气而死……此与始生而死,未产而殤,一命也。” (3).一人的生命。 唐 骆宾王 《幽絷书情通简知己》诗:“一命沦骄饵,三缄慎祸胎。” 元 无名氏 《昊天塔》第一折:“想着俺做一世雄,肯投降苟自容,拚的个触荒碑一命终。” 许地山 《凶手》第一幕:“现有 胡子传 控告,告你清明那天在 万胜门 外,抢掠 李皇亲 家眷,杀害他家婢女一命。” 沾霈犹滋润。 明 郑若庸 《玉玦记·赴试》:“念蛟龙久在池,挟风云会有期,看作霖雨乘元气,枯稿皆沾霈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