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高启的《姑苏杂咏·洞庭山》 全文: 朝登西岩望太湖,青天在水飞云孤。 洞庭缥缈两峰出,正似碧海浮方壶。 尝闻此山古灵壤,蛇虎绝迹欢樵夫。 涛声半夜恐魂梦,石气五月寒肌肤。 居人仿佛武陵客,户种橘柚收为租。 高风欲起沙鸟避,明月未出霜猿呼。 中有林屋仙所都,银房石室开金铺。 罗浮峨眉互通达,别有路往非人途。 天后每降龙垂胡,神钲忽响惊栖鼯。 自悬日月照洞内,古木阴蔽空朝晡。 风吹白芝晚易老,云带紫泉秋不枯。 灵威丈人亦仙徒,深入探得函中符。 玄衣使者不暇惜,欲使出拯苍生苏。 后来好事多继往,石壁篆刻犹堪摹。 千年玉鼠化蝙蝠,下扑炬火如飞乌。 玄关拒闭谁复到,似怪衣上腥尘污。 勿言神仙事恍惚,灵迹具在良非诬。 我生扰扰胡为乎,坐见白发生头颅。 久欲寻真未能去,局束世故缘妻孥。 何当临湖借渔艇,拍浪径渡先双凫。 独攀幽险不用扶,身佩五岳真形图。 夜登天坛扫落叶,自取薪水供丹垆。 此身愿作仙家奴,不知仙人肯许无?狂语醉发应卢胡。
参考注释日月(1) 生计;生活 舒心的日月 (2) 太阳和月亮 阴蔽犹隐蔽。《国语·越语下》:“后无阴蔽,先无阳察。” 韦昭 注:“后动者太舒静,为阴蔽也。先动者太显露,为阳察也。”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:“石上不生五穀,秃山不游麋鹿,无所阴蔽也。” 朝晡(1).朝时(辰时)至晡时(申时)。亦指朝时与晡时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费祎传》“顷之,代 蒋琬 为尚书令” 裴松之 注引《祎别传》:“常以朝晡听事,其间接纳宾客,饮食嬉戏,加之博弈,每尽人之欢,事亦不废。”《晋书·郗鉴传》:“ 鉴 寻薨,时年七十一,帝朝晡哭于朝堂。” 唐 韩愈 《顺宗实录五》:“宫中当临者,朝晡各十五举音,非朝晡临时,禁无得哭。”《旧唐书·归崇敬传》:“每朝晡二时请益,师亦二时居讲堂,説释道义。” (2).指一日两餐之食。 宋 郭彖 《睽车志》卷三:“怀掖间得小布囊,贮米三四升,适足给朝晡。”《宋史·钱顗传》:“后自 衢 徙 秀州 ,家贫母老,至丐贷新旧以给朝晡,而怡然无謫官之色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