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静憩轩》 全文:白塔明琼岛,元时万岁山。
 沧桑泯象教,轩榭傍禅关。
 一憩适欣静,万几偶值閒。
 虽非冉相氏,亦欲得其环。
 
 参考注释沧桑“沧海桑田”的缩语 久经沧桑(比喻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) 象教释迦牟尼 离世,诸大弟子想慕不已,刻木为佛.以形象教人,故称佛教为象教。 南朝  梁  元帝 《内典碑铭集林序》:“象教东流,化行南国。” 唐  王维 《工部杨尚书夫人墓志铭》:“男以无双令德,降帝子于凤楼;女则第一解空,归法王之象教。” 宋  陈师道 《游鹊山院》诗:“顿慑尘缘尽,方知象教尊。” 陈独秀 《吾人最后之觉悟》:“ 魏  晋 以还,象教流入,朝野士夫,略开导见。” 轩榭指以轩敞为特点的亭阁台榭一类建筑物。 宋  沉辽 《初创二山》诗:“昔人作轩榭,高深奇林麓。” 禅关(1).禅门。 唐  李白 《化城寺大钟铭》:“方入於禪关,覩天宫峥嶸,闻鐘声琐屑。” 宋  梅尧臣 《会善寺》诗:“琉璃开浄界,薜荔啟禪关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八七回:“﹝ 寳玉 ﹞説着,一面与 妙玉 施礼,一面又笑问道:‘ 妙公 轻易不出禪关,今日何缘下凡一走?’” (2).比喻悟彻佛教教义必须越过的关口。 清  龚自珍 《夜坐》诗:“万一禪关砉然破,美人如玉剑如虹。” (3).指入佛门修道者。 清  唐孙华 《晚秋狮子林小集》诗之二:“禪关萧洒松枝麈,处士风流垫角巾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