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王汝玉的《挽林先生》 全文: 林公生胜国,卓荦志不群。 蚤岁尝膴仕,老年遭世屯。 豺虎相啖食,龙蛇方未分。 三吴各都会,白昼昏风尘。 乐土成割据,江山陷沈沦。 公时遂长遁,閟迹潜荆榛。 不冠亦不带,佯狂称散人。 誓将沮溺俦,甘与原宪贫。 违俗本全节,洁身非**。 皇明靖六合,万国咸来宾。 伯夷洎吕望,歘然兴海滨。 繄公岂无志,弹冠乘道津。 奈兹筋力衰,终作草莽臣。 昔在八姓日,翠华屡更新。 嗟嗟冯太师,累世秉国钧。 何如郑云叟,独不挂缨绅。 观公秉高谊,异代同清芬。 令子抱材器,恭逢尧舜君。 苍苍示昭鉴,公郁从兹伸。 凤翔千仞仪,豹变南山文。 终为明世瑞,垂辉耀千春。 九原或可作,些酒招歌魂。
参考注释豺虎(1).豺与虎。泛指猛兽。《诗·小雅·巷伯》:“取彼譖人,投畀豺虎;豺虎不食,投畀有北。” 晋 张载 《七哀诗》:“季世丧乱起,贼盗如豺虎。” 明 李东阳 《风雨叹》诗:“山豗谷汹豺虎嘷,万木尽拔乘波涛。” 清 陈鹏年 《新春杂感次韵和中山》:“蛟螭蟠地轴、豺虎踞天关。” (2).喻凶狠残*暴的寇盗、异族入侵者。 汉 王粲 《七哀诗》:“ 西京 乱无象,豺虎方遘患。” 唐 杜甫 《久客》诗:“狐狸何足道,豺虎正纵横。” 明 王鏊 《震泽长语·国猷》:“当时 燕 蓟 沦于 契丹 不能取,是中国与豺虎杂此土以处也。” 清 徐昂发 《铁岭关》诗:“缅昔豺虎鬭,百战争要害。” 邓中夏 《过洞庭》诗:“问今为何世?豺虎满道路。” 啖食吃;吞食。 唐 李白 《古风》之一:“龙虎相啖食,兵戈逮狂 秦 。” 明 李贽 《兵食论》:“民之初生,若禽兽然……且又无爪牙以供搏噬,无羽毛以资翰蔽,其不为禽兽啖食者鲜矣。” 龙蛇 比喻非常的人物 深山大泽,实生龙蛇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一年》。杜预注:“言非常之地,各生非常之物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