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王翃的《宴清都·维扬城西,沿堤十五六里多垂柳,绿阴连墙,下暗湖水。朱栏曲廓,左右鳞比,春衣小映,人色几碧》 全文:粉蝶萦高柳。
 城西路、乱烟浓醉如酒。
 章台绣错,参差夹岸,绿阴非昼。
 兰舟时泛人隹,珠帘起、东风掺手。
 堤势远、眉列长衙,春韶尽为莺有。
 金鞍何处游归,望尘绝影,嘶汗闻骤。
 斜阳渐杳,胧胧穿去,一溪深覆。
 笙歌杂笑无次,花气舆、衣香并嗅。
 问明朝、月落星阑,城乌怨否。
 
 参考注释斜阳 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胧胧(1).微明貌。 晋  夏侯湛 《秋可哀》诗:“月翳翳以隐云,星朧朧以投光。” 宋  严仁 《鹧鸪天》词:“寒淡淡,晓朧朧,黄鸡催断丑时鐘。” (2).昏暗貌。 清  朱彝尊 《夏日瀛台侍直纪事》诗之二:“朧朧深树里,忽露九枝灯。” 深覆犹深藏。 汉  王充 《论衡·自纪》:“玉隐石间,珠匿鱼腹,故为深覆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