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牛焘的《庚子1840年九日作》 全文: 若有人兮山之阿,倒著接䍦影婆娑。 茱萸满地秋风老,樽前一笑金巨罗。 人间为有黄花节,腊屐游山披薜萝。 风流谁似高阳公,日暮归来骏马驮。 五柳头巾嗟独漉,白衣人至笑颜酡。 从来佳节不饮酒,盛年一去等掷梭。 戏马彭城群公宴,呼鹰台前野鹰歌。 独怜脱帽孟参军,高谈雄辩口悬河。 众中笑杀桓司马,丈夫空有髻峨峨。 流风百年频回首,人事古今一刹那。 浮生百年岂易得,空怀千载意蹉跎。 已觉韶光容易老,莫遣晚节等闲过。 花马城西黄山树,玉龙祠下白云窠。 一年秋色山中好,更觉重阳秋色多。 有酒不醉奈秋何。
参考注释从来 向来,一向——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,表示动作、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佳节 美好的节日 每逢佳节倍思亲 饮酒(1).喝酒。《国语·晋语一》:“﹝ 史苏 ﹞饮酒出。” 唐 韩愈 《顺宗实录五》:“天下吏人,誥至后,出临三日皆释服,无禁婚嫁、祠祀、饮酒、食肉。” 鲁迅 《而已集·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》:“其时 司马氏 已想篡位,而 阮籍 名声很大,所以他讲话就极难,只好多饮酒,少讲话。” (2).古代宴会时供食毕漱口的酒。《周礼·天官·酒人》:“共宾客之礼酒、饮酒而奉之。” 郑玄 注:“饮酒,食之酒。” 贾公彦 疏:“谓食时有酒者,《曲礼》云:‘酒浆处右。’则此非献酬酒,是酳口之酒也。” 孙诒让 正义:“盖食礼无献酬,唯有酳口,故别谓之饮酒。” 盛年 青壮年 失于盛年,犹当晚学 掷梭(1).织布。 唐 于濆 《苦辛吟》:“窗下掷梭女,手织身无衣。” (2).喻时光迅疾。《云笈七籤》第一一三:“红颜三春树,流年一掷梭。” 清 汪曰桢 《<小螺庵病榻忆语>题词》:“掷梭岁月感駸駸,早见坟头宿草深。” (3).形容来往频繁。 清 厉鹗 《清江引·柳浪闻莺》曲:“小鶯掷梭风柳靡,翠线波痕细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