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卓地不劳飞锡响,出罂犹带漱云声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朱逢吉的《谢东白上人遗惠泉》 全文: 参考注释卓地(1).直立于地。 唐 张祜 《答僧赠柱杖》诗:“画空疑未决,卓地计初成。” 清 黄景仁 《华不注》诗:“卓地青莲忽千仞,虎牙森立羊肠紆。” (2).叩地;击地。 宋 孔平仲 《续世说·宠礼》:“ 世宗 於柩前以所执玉鉞卓地慟哭者数四。” 飞锡(1).佛教语。谓僧人等执锡杖飞空。据《释氏要览》卷下:“今僧游行,嘉称飞锡。此因高僧 隐峰 游 五臺 ,出 淮西 ,掷锡飞空而往也。若西天得道僧,往来多是飞锡。”《文选·孙绰<游天台山赋>》:“ 王乔 控鹤以冲天, 应真 飞锡以躡虚。” 李周翰 注:“ 应真 ,得真道之人,执锡杖而行於虚空,故云飞也。” (2).佛教语。指僧人游方。 唐 冷朝阳 《同张深秀才游华严寺》诗:“有僧飞锡到,留客话松间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寄国清处谦》诗:“近有高僧飞锡去,更无餘事出山来。” 清 钱谦益 《与素华禅师书》:“弥天飞锡,仍归旧隐。” (3).佛教语。指游方僧。 唐 张说 《襄州景空寺题融上人兰若》诗:“何由侣飞锡,从此脱朝簪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