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韦元甫的《木兰歌》 全文: 木兰抱杼嗟,借问复为谁。 欲闻所戚戚,感激强其颜。 老父隶兵籍,气力日衰耗。 岂足万里行,有子复尚少。 胡沙没马足,朔风裂人肤。 老父旧羸病,何以强自扶。 木兰代父去,秣马备戎行。 易却纨绮裳,洗却铅粉妆。 驰马赴军幕,慷慨携干将。 朝屯雪山下,暮宿青海傍。 夜袭燕支虏,更携于阗羌。 将军得胜归,士卒还故乡。 父母见木兰,喜极成悲伤。 木兰能承父母颜,却卸巾鞲理丝簧。 昔为烈士雄,今为娇子容。 亲戚持酒贺父母,始知生女与男同。 门前旧军都,十年共崎岖。 本结弟兄交,死战誓不渝。 今者见木兰,言声虽是颜貌殊。 惊愕不敢前,叹息徒嘻吁。 世有臣子心,能如木兰节。 忠孝两不渝,千古之名焉可灭。
名句书法欣赏 忠孝两不渝,千古之名焉可灭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忠孝忠于君国,孝于父母。《孝经·开宗明义》“终於立身” 汉 郑玄 注:“忠孝道著,乃能扬名荣亲,故曰终於立身也。”《东观汉记·北海敬王刘睦传》:“大王忠孝慈仁,敬贤乐士。” 唐 韩愈 《潮州请置乡校牒》:“人吏目不识乡饮酒之礼,或未尝闻《鹿鸣》之歌,忠孝之行不劝,亦县之耻也。” 清 陈梦雷 《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》:“王风既降,圣教莫修,忠孝情衰,廉耻道丧。” 不渝不改变。《诗·郑风·羔裘》:“彼其之子,舍命不渝。” 毛 传:“渝,变也。” 南朝 梁 刘孝标 《广绝交论》:“风雨急而不輟其音,霜雪零而不渝其色。”《好逑传》第十八回:“节义以不渝为奇,而不渝于曖昧之时为更奇。” 周*恩*来 《在柬埔寨王国会议和国民议会联席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维护世界和平,同世界各国友好合作,是 中国 坚守不渝的外交政策。” 千古(1)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。——宋· 苏轼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 千古江山。——宋· 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词 纵有千古。——清· 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 成为千古罪人 (2) 永远地 千古奇冤,江南一叶——周*恩*来 千古奇闻 (3) 婉辞,哀悼死者,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。多用于挽联、花圈等的上款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