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杜甫的《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(均)》 全文: 方丈三韩外,昆仑万国西。 建标天地阔,诣绝古今迷。 气得神仙迥,恩承雨露低。 相门清议众,儒术大名齐。 轩冕罗天阙,琳琅识介圭。 伶官诗必诵,夔乐典犹嵇。 健笔凌鹦鹉,〔金舌〕锋莹〔辟鸟〕鹈。 友于皆挺拔,公望各端倪。 通籍逾青琐,亨衢照紫泥。 灵虬传夕箭,归马散霜蹄。 能事闻重译,嘉谟及远黎。 弼谐方一展,班序更何跻。 适越空颠踬,游梁竟惨凄。 谬知终画虎,微分是醯鸡。 萍泛无休日,桃阴想旧蹊。 吹嘘人所羡,腾跃事仍睽。 碧海真难涉,青云不可梯。 顾深惭锻炼,材小辱提携。 槛束哀猿叫,枝惊夜鹊栖。 几时陪羽猎,应指钓璜溪。
名句书法欣赏 友于皆挺拔,公望各端倪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友于 《尚书·君陈》:“惟孝友于兄弟”。后割裂用典,以“友于”代“兄弟” 朱鲔涉血于友于。—— 南朝梁· 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 挺拔(1) 直立而高耸 挺拔的苍松 (2) 强劲有力的 笔力挺拔 公望(1).可与三公的重要职位相称的名望。《南史·谢举传》:“上曰:‘ 举 非止歷官已多,亦人伦仪表,久著公望,悵恨未授之。’” 唐 白居易 《除许孟容河南尹兼常侍制》:“某官 许孟容 才志甚大,言论甚高,在臺阁间蔼然公望。” (2).公众的希望;公众中的声望。 唐 韩愈 《举张正甫自代状》:“﹝ 张正甫 ﹞久处散地,实非所宜,乞以代臣,以副公望。” 金 王若虚 《赠昭毅大将军高公墓碣》:“﹝节度﹞治声甚美,公望甚重。” 端倪(1) 事情的头绪迹象 反复终始,不知端倪。——《庄子·大宗师》。成疏:“端,绪也,倪,畔也。” (2) 边际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