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驼鹿输珍贶,树羽飨来仪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许敬宗的《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》 全文: 参考注释驼鹿属于鹿科的一种大型反刍动物,栖居加拿大和北部美国的森林地区,与欧洲驼鹿近缘,但较大,突起的肩部约高七英尺,体重常超过一千磅,形状丑陋,四肢长,尾短,头大,上唇厚而下垂,角呈宽掌形,有很多小尖 珍贶厚赠。用作敬词。 唐 杨巨源 《和人与人分惠赐冰》:“丽词珍貺难双有,迢递金鑾殿角东。” 宋 苏轼 《与朱康叔书》:“双壶珍貺,一洗旅愁,幸甚幸甚。” 清 赵翼 《钱充斋观察远饷永昌面作饼大嚼诗以志惠》:“殷勤谢珍貺,敬誌古谊篤。” 树羽(1).插置五彩羽毛作为装饰。《诗·周颂·有瞽》:“有瞽有瞽,在 周 之庭。设业设虡,崇牙树羽。” 孔颖达 疏:“因树置五采之羽以为之饰。”《文选·张衡<东京赋>》:“鼖鼓路鼗,树羽幢幢。” 李善 注引 毛萇 曰:“置羽於栒上,以为饰也。” 晋 陆机 《吴大司马陆公诔》:“龙旂飞藻,灵鼓树羽。” (2).指立羽葆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从建平王游纪南城》诗:“君王澹以思,树羽望 楚 城。” 胡之骥 注:“羽,旌旗也。” 唐 杜甫 《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》诗:“君来必十月,树羽临九州。” 仇兆鳌 注:“树羽,立羽葆盖也。” 来仪(1).谓凤凰来舞而有容仪,古人以为瑞应。语出《书·益稷》:“簫韶九成,凤皇来仪。” 孔颖达 疏:“簫韶之乐作之九成,以致凤皇来而有容仪也。”《后汉书·左雄传》:“ 汉 世良吏,於兹为盛,故能降来仪之瑞,建中兴之功。” 李贤 注:“ 宣帝 时凤皇五至,因以纪年。” 唐 郑嵎 《津阳门诗》:“ 花萼楼 南大合乐,八音九奏鸞来仪。”后因用以代称凤凰。《文选·扬雄<剧秦美新>》:“来仪之鸟,肉角之兽,狙獷而不臻。”《艺文类聚》卷八一引 汉 陈琳 《迷迭赋》:“匪荀方之可乐,实来仪之丽闲。” (2).比喻杰出人物的降临。 汉 刘桢 《赠从弟》诗之三:“何时当来仪,将须圣明君。” 晋 干宝 《搜神记》卷十六:“不悟阴阳运,哲人忽来仪。” 南朝 梁 王屮 《头陁寺碑文》:“ 金粟 来仪, 文殊 戾止。” (3).比喻爱慕之人的来临。 南朝 齐 王融 《秋胡行》之七:“彼美復来仪,慙颜变欣瞩。”《警世通言·蒋淑真刎颈鸳鸯会》:“功曹今夜府直,可谓良时。妾家后庭,即君之前垣也。若不渝约好,专望来仪,方可候晤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