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日往月来三千春,宫有龙瑞洞阳明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赵汝鐩的《禹穴行》 全文: 参考注释日往月来形容时间的流逝 日往则月来,月往则日来,日月相推而明生焉。——《易·系辞下》 日往月来,暑退寒袭。——晋· 潘岳《夏侯常侍诔》 三千(1).《书·吕刑》:“墨罚之属千,劓罚之属千,剕罚之属五百,宫罚之属三百,大辟之罚二百。五刑之属三千。”后因以“三千”指古代所有的刑罚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群传》:“夫三千之属,虽未可悉復,若斯数者,时之所患,宜先施用。”《晋书·谢尚传》:“夫无后之罪,三千所不过。”《南史·孔琳之传》:“若三千行於叔世,必有踊贵之尤,此五帝不相循法,肉刑不可悉復者也。” (2).泛言数目之多。 三国 魏 陈琳 《饮马长城窟行》:“长城何连连,连连三千里。” 唐 李白 《秋浦歌》之十五:“白髮三千丈,缘愁似箇长。” (3).指三千大千世界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与诸道人辨宗论》:“三世长於百年,三千广於 赤县 ;四部多於户口,七宝妙於石沙。” 龙瑞相传 伏羲 时有龙马自 河 中负图而出,为圣者受命之瑞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七年》“ 太皥氏 以龙纪,故为龙师而龙名” 晋 杜预 注:“ 太皥 伏牺氏 ,有龙瑞,故以龙瑞名官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庖牺赞》:“木德 风 姓,八卦创焉。龙瑞名官,法地象天。” 阳明(1).阳光。《汉书·孔光传》:“臣闻日者众阳之宗,人君之表,至尊之象。君德衰微,阴*道盛彊,侵蔽阳明,则日蚀应之。” (2).光明。《后汉书·五行志二》:“或以为凤皇阳明之应,故非明主,则隐不见。” 唐 韩愈 《题炭谷湫祠堂》诗:“万生都阳明,幽暗鬼所寰。” 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钱币》:“ 世皇 尝以钱币问太保 刘文贞公 ,公曰:‘钱用於阳,楮用於阴。华夏,阳明之区;沙漠,幽阴之域。今陛下龙兴朔漠,君临中夏,宜用楮币。’” (3).指和蔼温顺的秉性。 清 方苞 《书直隶新安张烈妇荆氏行实后》:“天地之气,蔼然而温和者为阳,惨然而凛慄者为阴。凡妇人之顺於舅姑,宜於家人,慈於子姓者,皆阳明之发也;故其变也激而为义烈。” (4).中医经脉名称。《周礼·天官·疾医》“参之以九藏之动。” 汉 郑玄 注:“脉之大候,要在阳明、寸口。” 贾公彦 疏:“阳明者,在大拇指本骨之高处,与第二指间。寸口者,大拇指本高骨后一寸是也。”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热上则熏阳明,烂流络,流络动则脉结发,脉结发则烂解,故络交。” (5).指东方 青帝 。《云笈七籤》卷四九:“阳明主春,万童开门。” (6).刚强。 明 李贽 《史纲评要·东汉纪·光武帝》:“ 光武 与 高祖 不同, 高祖 阳明, 光武 阴柔。” (7). 明 王守仁 之号。《明史·王守仁传》:“ 守仁 天姿异敏……其为教,专以致良知为主。谓 宋 周 程 二子后,惟 象山 陆氏 简易直捷,有以接 孟氏 之传。而《朱子集注》、《或问》之类,乃中年未定之説。学者翕然从之,世遂有‘阳明学’云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