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了得一明心地,诸余土苴何须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牧常晁的《西江月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了得(1) 用于句末,常跟在“还”字后面,表示情况严重 如何了得 (2) 能干;有本事 正思想大郎了得 (3) 了却,了结 恐你此行未必了得事也! (4) 懂得 未曾了得 了得些刀枪 心地(1) 指人的存心、用心 心地善良 (2) 佛教语。指心,即思想、意念等。心能生万法,如地能长万物,儒家用以指心性存养 愿问第一义,回向心地初。——杜甫《谒文公上方》 自古圣贤,皆以心地为本。——《朱子全书·学二》 欲广福田,须凭心地。——《镜花缘》 (3) 心情,心境 心地轻松 (4) 心胸、气量 总能够似宝玉这般人材心地?——《红楼梦》 诸余(1).其他;其馀。 唐 王建 《赠人》诗之二:“朝回不向诸餘处,骑马城西检校花。”《敦煌变文集·八相变》:“未向此间来救度,且於何处大基缘,当时不在诸餘国,示现权居 兜率天 。” 元 关汉卿 《金线池》第三折:“只除了心不志诚,诸餘的所事儿聪明。” (2).一切;种种。 唐 韩愈 《赠刘师服》诗:“朱颜皓颈讶莫亲,此外诸餘谁更数。” 宋 危稹 《渔家傲》词:“老去诸餘情味浅,诗情不上闲釵釧。” 元 马致远 《汉宫秋》第二折:“他诸餘可爱,所事儿相投。” 土苴(1).渣滓,糟粕。比喻微贱的东西。犹土芥。《庄子·让王》:“道之真以治身,其绪餘以为国家,其土苴以治天下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 司马 云:土苴,如粪草也。 李 云:土苴,糟魄也,皆不真物也。” 宋 戴复古 《谢萧和伯见访》诗:“江湖尊白髮,土苴视黄金。”《金史·海陵纪》:“殫民力如马牛,费财用如土苴。” 清 鄂尔泰 《赠方望溪》诗:“六经治世非土苴,相期津逮闚垠涯。” 吴梅 《中国戏曲概论》:“又 光 宣 之季, 黄冈 俗謳,风靡天下,内廷法曲,弃若土苴。” (2).以之为土苴,比喻贱视。 宋 吕大钧 《天下为一家赋》:“皆土苴其子孙。” 王国维 《观堂集林·<国学丛刊>序》:“或乃舍我熊掌,食彼马肝,土苴百王,粃糠三古。” 何须犹何必,何用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野田黄雀行》:“利剑不在掌,结友何须多?” 唐 封演 《封氏闻见记·敏速》:“宰相曰:‘七千可为多矣,何须万?’” 宋 贺铸 《临江仙》词:“何须绣被,来伴拥蓑眠?” 鲁迅 《华盖集·导师》:“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?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