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白草黄沙风雨夜,冤魂多少觅头颅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沈鍊的《感怀》 全文: 参考注释白草指一种干熟后变成白色的草 北风卷地白草折。——唐· 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 黄沙(1).沙土。 宋 苏轼 《送孔郎中赴陕郊》诗:“惊风击面黄沙走,西出 崤 函 脱尘垢。” 明 归有光 《初发白河》诗之二:“胡风刮地起黄沙,三月 长安 不见花。” (2).指沙漠地区。《北史·吐谷浑传》:“部内有黄沙,周廻数百里,不生草木,因号沙州。” 唐 刘长卿 《送南特进赴归行营》诗:“虏云连白草, 汉 月到黄沙。” (3).指人死后的葬地。 唐 李白 《战城南》诗:“ 匈奴 以杀戮为耕作,古来惟见白骨黄沙田。”《警世通言·王娇鸾百年长恨》:“只因颇识琴书味,风流不久归黄沙。” 清 洪昇 《长生殿·埋玉》:“若是再禁加,拼代你殞黄沙。” (4).指牢狱。 唐 骆宾王 《狱中书情通简知己》诗:“青陆芳春动,黄沙旅思催。” 唐 杜甫 《赠裴南部》诗:“即出黄沙在,何须白髮侵。”参见“ 黄沙狱 ”。 风雨(1).风和雨。 宋 苏轼 《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》之一:“嘉穀卧风雨,稂莠登我场。”《醒世恒言·李汧公穷邸遇侠客》:“风雨萧萧夜正寒,扁舟急桨上危滩。” (2).刮风下雨。《书·洪范》:“月之从星,则以风雨。” 晋 干宝 《搜神记》卷十四:“王悲思之,遣往视觅,天輒风雨,岭震云晦,往者莫至。” (3).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。《汉书·朱博传》:“﹝ 朱博 ﹞稍迁为功曹,伉侠好交,随从士大夫,不避风雨。” 曹禺 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,沉默地庇护他,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,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。”参见“ 风雨如晦 ”。 (4).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。《文汇报》1992.2.15:“ 周 余 离婚,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,重笔浓墨,闹得满城风雨。”参见“ 满城风雨 ”。 冤魂冤屈而死的鬼魂(迷信) 多少(1) 指量度或数量大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。——唐· 杜牧《江南春绝句》 你有多少钱 (2) 或多或少;未特别指出的或未确定的东西(如数量或价格) 按多少钱一里收费 (3) 稍微 天气多少有些变化 (4) 疑问代词 (5) 问数量 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。——《水浒传》 (6) 表示不定的数量 最后终于写出来了——作了多少努力,得到了多少欢乐,只有这位业余作者才知道 头颅人的头 抛头颅,洒热血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