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陆游的《一百五日行》 全文: 一百五日东郊时,陂塘水满雨如丝。 人家青烟不禁火,俚俗岂复思子推?旧坟年多木已拱,新坟积土高累累。 老鸦飞鸣衔肉去,纸钱雨湿挂树枝。 深松茂柏死自乐,地下应笑生人悲。 眼中青山身后冢,此事决定君何疑。 风吹云破日下照,小滩碎砾光陆离。 停车暂憩道傍舍,解囊且补残春诗。
名句书法欣赏 人家青烟不禁火,俚俗岂复思子推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人家(1) 代词,指说话人或听话人以外的人 人家能做到的,我们也能做到 (2) 代词,指某个人或某些人 把信给人家送去 (3) 代词,指说话者本人 人家等你半天了 不禁 抑制不住,不由得 不禁失笑 不禁鼓起掌来 不禁不由 俚俗 粗野庸俗 子推(1). 春秋 时 晋国 人,姓 介 。也称 介之推 、 介推 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 晋侯 赏从亡者。 介之推 不言禄,禄亦弗及。” 杜预 注:“ 介推 , 文公 微臣。之,语助。”《庄子·盗跖》:“ 介子推 至忠也,自割其股以食 文公 , 文公 后背之, 子推 怒而去,抱木而燔死。” 成玄英 疏:“ 晋文公 , 重耳 也,遭 驪姬 之难,出奔他国,在路困乏, 推 割股肉以飴之。公后还三日,封於后者,遂忘 子推 。 子推 作《龙蛇之歌》,书其营门,怒而逃。公后慙谢,追 子推 於 介山 。 子推 隐避,公因放火烧山,庶其走出。火至, 子推 遂抱树而焚死焉。” 汉 东方朔 《七谏·怨思》:“ 子推 自割而飤君兮,德日忘而怨深。” (2).旧俗为纪念 介子推 在寒食前一日所作枣糕名。 宋 高承 《事物纪原·舟车帷幄·子推》:“故俗,每寒食前一日,谓之‘炊熟’,则以麪为蒸饼样,团枣附之,名为‘子推’。穿以柳条,插户牖间。相缘云 介子推 逃禄, 晋文公 焚山求之, 子推 焚死, 文公 为之寒食断火,故民从此物祀之,而名‘子推’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