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《和子由苦寒见寄》 全文:人生不满百,一别费三年。
 三年吾有几,弃掷理无还。
 长恐别离中,摧我鬓与颜。
 念昔喜著书,别来不成篇。
 细思平时乐,乃谓忧所缘。
 吾从天下士,莫如与子欢。
 羡子久不出,读书虱生毡。
 丈夫重出处,不退要当前。
 西羌解仇隙,猛士忧塞壖。
 庙谋虽不战,虏意久欺天。
 山西良家子,锦缘貂裘鲜。
 千金买战马,百宝妆刀环。
 何时逐汝去,与虏试周旋。
 
 参考注释西羌西汉 时对 羌 人的泛称。亦指 东汉  羌 人内徙定居在 金城 、 陇西 、 汉阳 等郡的一支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“ 西羌 之本,出自 三苗 , 姜 姓之本也。”《后汉书·桓帝纪》:“ 当煎羌 寇 武威 ,护 羌 校尉 段熲 追击於 鸞鸟 ,大破之。 西羌 悉平。” 仇隙 仇恨 猛士(1).犹勇士。勇敢有力的人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酒酣, 高祖 击筑,自为歌诗曰:‘大风起兮云飞扬,威加海内兮归故乡,安得猛士兮守四方!’” 唐  杜甫 《昔游》诗:“猛士思灭胡,将帅望三台。” 宋  陆游 《九月十六日夜梦觉而有作》诗:“将军櫪上汗血马,猛士腰间虎文韔。” 鲁迅 《华盖集续编·记念刘和珍君》:“真的猛士,将更奋然而前行。” (2). 太平天囯 武秀才第二等阶的称号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太平天囯·钦定士阶条例》:“於七月十七日考猛士,马箭三枝,步箭五枝。” 太平天囯  洪仁玕 《英杰归真》:“至武秀才等则攺称英士、猛士、壮士、威士之殊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