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望阙有人攀老桂,避尘何处觅长松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杜岕的《甲子八月郎赵客周贞栖宴集宗广文金陵寓斋分韵》 全文: 参考注释望阙(1).古台名。 (2).仰望宫阙。喻怀念天子。 唐 白居易 《与崇文诏》:“虽殿邦之寄重,诚欲藉才;而望闕之恋深,固难夺志。” 有人(1).谓有杰出的人物。《晋书·忠义传序》:“ 卞壼 、 刘超 、 钟雅 、 周虓 等已入列传,其餘即敍其行事,以为《忠义传》,用旌 晋氏 之有人焉。” 唐 韩愈 《兴元少尹房君墓志》:“ 房 故为官族,称世有人。” (2).谓有靠山。如:朝中有人好做官。 (3).泛指有某人。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有人曰:‘我善为陈,我善为战,大罪也。’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一:“樱桃小口娇声颤,不防花下,有人肠断。” 巴金 《春》一:“有人从梅林那面走过来,发出了这样的叫声。” 避尘(1).《晋书·王导传》:“时 亮 ﹝ 庾亮 ﹞虽居外镇,而执朝廷之权,既据上流,拥强兵,趣向者多归之。 导 内不能平,常遇西风尘起,举扇自蔽,徐曰:‘ 元规 尘污人。’”后以“避尘”指代其事。 明 夏完淳 《大哀赋》:“但知 安石 ( 谢安 )之赌墅,何止 元规 ( 庾亮 )之避尘。” (2).避开尘俗。 明 袁宏道 《偶成》诗:“佛大刚盈尺,山高也避尘。” 何处哪里,什么地方。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节,怯夫慕义,何处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龄 《梁苑》诗:“万乘旌旗何处在?平臺宾客有谁怜?”《宋史·欧阳修传》:“ 脩 论事切直,人视之如仇,帝独奬其敢言,面赐五品服。顾侍臣曰:‘如 欧阳脩 者,何处得来?’” 茅盾 《一个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处有爱呢?何处是爱呢?” 长松药草名。服之可黑须发。 宋 苏轼 《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》诗之一:“莫道长松浪得名,能教覆额两眉青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一·长松》:“长松生古松下,根色如薺苨,长三五寸,味甘微苦,类人参,清香可爱。按 张天觉 《文集》云:僧 普明 居 五臺山 ,患大风,眉髮俱堕,哀苦不堪。忽遇异人,教服长松,示其形状。 明 採服之,旬餘毛髮俱生,颜色如故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