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雩祭礼成述事》 全文:曙光初暏露光浓,肃穆雩坛护古松。
 幸是三春赉膏泽,敬惟首夏萃农功。
 九韶次第鸣仪凤,大礼钦崇举见龙。
 奏假无言还有吁,继沾申佑愿重重。
 
 参考注释幸是本是;正是。 五代  徐夤 《蜀》诗:“君王幸是 中山 后,建国如何号 蜀 都。” 宋  杨万里 《赵达明大社四月一日招游西湖》诗:“娇云嫩日无风色,幸是湖船好放时。” 三春(1).春季三个月:农历正月称孟春,二月称仲春,三月称季春。 汉  班固 《终南山赋》:“三春之季,孟夏之初,天气肃清,周览八隅。” 唐  李白 《别毡帐火炉》诗:“离恨属三春,佳期在十月。” 元  宋方壶 《斗鹌鹑·踏青》套曲:“娇滴滴三春佳景,翠巍巍一带青山。” 刘大白 《春尽了》诗:“算三春尽了,总应该留得春痕多少。” (2).指春季的第三个月,暮春。 唐  岑参 《临洮龙兴寺玄上人院同咏青木香丛》诗:“六月花新吐,三春叶已长。” 清  姚鼐 《乙未春出都留别同馆诸君》诗:“三春红药熏衣上,两度槐黄落砚前。” (3).三个春天,即三年。 晋  陆机 《答贾谧》诗:“游跨三春,情固三秋。” 唐  崔璞 《蒙恩除替将还京洛》诗:“两载求人瘼,三春受代归。”原注:“到任十二箇月,除替未及三年。” 膏泽(1) 滋润土壤的雨水 良田无晚岁,膏泽多丰年。——曹植《赠徐干》 (2) 比喻恩惠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,未能助上大有为,以膏泽斯民,则某知罪矣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 首夏始夏,初夏。指农历四月。 三国  魏  曹丕 《槐赋》:“伊暮春之既替,即首夏之初期。” 南朝  宋  谢灵运 《游赤石进帆海》诗:“首夏犹清和,芳草亦未歇。” 唐  魏徵 《暮秋言怀》诗:“首夏别京辅,杪秋滞三河。” 吴沛霖 《春尽日寄林三金陵》诗:“倘许一缄重报我,但言首夏莫言春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