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悉故》 全文: 去岁秋之季,忽接驿章递。 廓喀复侵藏,索债倡浮议。 岂知巴忠者,其夕投河毙。 彼实于前年,差往理斯事。 三人功过均,何致归其自。 疑之勤访询,渐乃知详悉。 番边被贼占,私赎求还地。 赎价复欠之,而更无防备。 所以贼藉词,诱擒施奸计。 藏番性恇怯,见贼即逃避。 贼因犯后藏,猖獗弗可制。 前冬彼三人,同事见乃异。 成德曾与争,欲示兵威厉。 巴忠通番语,讲和乃作伪。 遂诱廓喀降,来京已受赐。 贼归甫踰岁,即仍侵犯肆。 无已应发师,深入问其罪。 用人惭错误,念军受劳瘁。 弃藏断弗宜,二泰过当治。 一切缓急几,宵旰筹量细。 曲直天垂鉴,非我贪彼利。 大小功成九,胥赖上苍庇。 岂仍不知足,黩武无戒忌。 兵应弗得已,日夜劳虑思。 伫望春夏间,红旗捷或至。
参考注释过当超过相抵之数。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与单于连战十餘日,所杀过当。” 唐 张九龄 《敕安西节度王斛斯书》:“顷与突骑施攻战歷涉三年,降虏生俘,所获过当。” (1).过分;失当。 晋 葛洪 《神仙传·彭祖》:“譬犹水火,用之过当,反为害也。” 唐 白居易 《论孙璹张奉国状》:“至於姓名,众未知有,纵有才略,堪任将帅,犹宜且试於小镇,不合便授此重藩。岂唯公议之间,以为过当;亦恐同类之内,皆生倖心。” 明 冯梦龙 《精忠旗·岳庙进香》:“俺太师爷威权在手,平昔做事,未免过当。” 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吴制府》:“有童子窃葱数茎,为肆人告发,公即请王命诛之,人皆以为过当。” (2).生活过得去,有家产。《西游记》第二三回:“ 八戒 牵了马匹道:‘这个人家,是过当的富实之家。’” (3).指家产。 梁斌 《红旗谱》十五:“ 运涛 说:‘论过当,俺家里困难的不行,我爹愿叫他多念几年书,他还聪明。’” (4).得当;有分寸。 明 李诩 《戒庵老人漫笔·一生使不尽》:“若要一时周徧冠婚丧祭往还饮食之礼,一一过当周至时,费尽一生心力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