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谢榛的《从游沁阳途中值雪有感兼示元煇》 全文:邺台衡漳湄,太行何间之。
 东西共雨雪,当春复凄其。
 纷然皓盈目,宁不兴汝思。
 北堂汝亲老,况汝两娇儿。
 重轻俱在心,应念寒与饥。
 汝父尚行迈,驱马远相随。
 野水亦有波,独树亦有枝。
 慎勿虚盛年,人生须有为。
 广云自广阴,片雨惟片滋。
 绿发稍变白,临镜悔已迟。
 此言告汝兄,使汝弟兄知。
 谁能箕裘业,慰我桑榆时。
 
 参考注释野水(1).野外的水流。《管子·侈靡》:“今使﹝民﹞衣皮而冠角,食野草,饮野水,孰能用之?” 唐  韩愈 《宿神龟招李二十八冯十七》诗:“荒山野水照斜暉,啄雪寒鸦趁始飞。” 元  黄庚 《约王琴所不来舟中偶成》诗:“篱落鷄欲栖,野水牛已渡。” (2).指非经人工开凿的天然水流。 唐  裴度 《白二十侍郎有双鹤在洛下余西园多野水长松可以栖息遂以诗请之》:“且将临野水,莫闭在樊笼。” 宋  吴淑 《江淮异人录·建康贫者》:“内臣 张琪 果园中多荒秽,亦有野水。” 清  施闰章 《过湖北山家》诗:“野水合诸涧,桃花成一村。” 独树(1).一株树;一根木。 晋  陶潜 《饮酒》诗之九:“连林人不觉,独树众乃奇。” 唐  杜甫 《愁》诗:“盘涡鷺浴底心性,独树花发自分明。” 宋  林逋 《孤山隐居书壁》诗:“直过 天竺 溪流上,独树为桥小结庐。” (2).单独竖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