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过的《志康得鱼或劝舍之诸公有诗议未判吾谁适从亦赋一篇》 全文: 溪鱼有如缘木求,纵有琐细不受钩。 我居恨不如江头,长江巨浪一苇游。 得鱼满船鲂鲤鯈,暮归献俘烹魁酋。 迩来越吟思命驺,斋厨空无萍藻羞。 披抉泥沙穷涧陬,掇拾小鲜馔糗糇。 三咽井上或可侔,先生道眼无全牛。 虚心触物如虚舟,独未辟谷师留侯。 手持巨饵安所投,弹铗时有冯驩忧。 南音不变钟仪囚,朝齑暮盐意则悠。 渠肯嗜杀对血流,欲引西江盖无由。 升斗小惠不知赒,吾言非夸亦非媮。 一饱等是充饥喉,暴殄天物神所不,杜陵有诗请君讴。
参考注释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 自以为不如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》 江头江边,江岸。 隋炀帝 《凤艒歌》:“三月三日向江头,正见鲤鱼波上游。” 唐 姚合 《送林使君赴邵州》诗:“江头斑竹寻应遍,洞里丹砂自採还。” 元 沉禧 《一枝花·咏雪景》套曲:“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,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。” 苏曼殊 《碎簪记》:“又明日为十八日,友人要余赴江头观潮。” 长江 中国第一大河,长6300公里,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,是世界第三大河。长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,流经青海、西藏、云南、四川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江苏、上海11个省市,流入东海 一苇《诗·卫风·河广》:“谁谓河广,一苇杭之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言一苇者,谓一束也,可以浮之水上而渡,若桴栰然,非一根苇也。”后以“一苇”为小船的代称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贺邵传》:“臣闻否泰无常,吉凶由人, 长江 之限不可久恃,苟我不守,一苇可航也。” 宋 苏轼 《游武昌寒溪西山寺》诗:“今朝横江来,一苇寄衰朽。” 明 刘基 《旅兴》诗之一:“那无一苇航,繁念空悠悠。” 清 林则徐 《中秋炮台眺月》诗:“日午潮回擢东指,顺流一苇如轻鸥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