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我知此地便堪隐,稻苗旆旆鱼斑斑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辙的《和子瞻焦山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此地这里,这个地方。 唐 骆宾王 《于易水送人》诗:“此地别 燕丹 ,壮士髮衝冠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三回:“我初到此地,并不曾认得一个人。” 洪深 《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》:“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。” 稻苗稻的幼苗。 宋 苏辙 《和子瞻焦山》:“我知此地便堪隐,稻苗斾斾鱼斑斑。” 旆旆亦作“斾旆”。1.下垂貌。《诗·小雅·出车》:“彼旟旐斯,胡不旆旆。” 毛 传:“旆旆,旒垂貌。”一说,飞扬貌。 朱熹 集传:“斾斾,飞扬之貌。” (2).茂盛貌。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:“蓺之荏菽,荏菽旆旆。” 毛 传:“旆旆然长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其斾斾、穟穟、幪幪,皆言生长茂盛之貌。” 宋 文天祥 《献州道中》诗:“四望登原隰,桑麻蔚斾斾。” 元 赵孟頫 《题耕织图》诗之七:“郊行省农事,禾黍何斾斾。” 鱼斑亦作“ 鱼班 ”。指鲨鱼皮。其表面有粒状鳞,形成斑纹,取下后可附在竹木表面作装饰用。《礼记·玉藻》“笏,天子以球玉,诸侯以象,士大夫以鱼须文竹” 陆德明 释文引 南朝 梁 崔灵恩 曰:“用文竹及鱼班也。” 清 曹尔堪 《金鱼池歌仿杜乐游园体》:“玳瑁鱼斑日应长,恍在江湖盪兰桨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