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吕公著的《分题得瘿林壶》 全文: 天地产众材,任材谓之智。 栋桷与楹杙,小大无有弃。 方者以矩度,圆者中规制。 嗟尔木之瘿,何异肉有赘。 生成拥肿姿,赋象难取类。 櫽括所不施,钩绳为尔废。 大匠睨而往,恻然乃有意。 孰非造化功,而终配不器。 刳剔虚其中,朱漆为之伪。 斟浆挹酒醴,施用惟其利。 犠象非不珍,金罍岂不贵。 设之于楹阶,十目肯注视。 幸因左右容,反见为奇异。 人之于才性,夫岂远于是。 性虽有不善,在教之揉励。 才亡不可用,由上所措置。 饰陋就其长,皆得为良士。 执一以废百,众功何由备。 是惟圣人心,能通天下志。
名句书法欣赏 人之于才性,夫岂远于是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才性(1).才能禀赋。《荀子·修身》:“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,岂若跛鳖之与六驥足哉?”《孔丛子·连丛子下》:“人之才性受天有分,若如君之论,则 成王 伯禽 虽致泰平,皆当以不圣蒙弗克负荷之罪乎?”《元典章·礼部五·医学》:“若有民间良家子弟,才性可以教诲,愿就学者听。” 康有为 《大同书》丁部:“凡言平等者,必其物之才性、知识、形状、体格有可以平等者,乃可以平等行之。” (2).资质性情。才,通“ 材 ”。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“诸人当来寻 温元甫 ”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《晋诸公赞》:“ 温几 ,字 元甫 , 太原 人,才性清婉。” 元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二折:“据相貌,凭才性,我从来心硬,一见了也留情。” (3).才能和性格。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“ 钟会 作《四本论》”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《魏志》:“ 会 尝论才性同异,传於世。” 清 侯康 《补<三国><艺文志>》卷四:“《傅嘏传》称 嘏 常论才性同异, 钟会 集而论之。” 于是 紧接上事之后并由于上事而出现某种结果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