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德洪的《次韵彦由见赠》 全文: 华亭富文物,最后机与云。 妙年翰墨场,唾手立奇勋。 万物鼻一垩,驰扫数挥斤。 道人出尘者,一见过所闻。 置之缁衣林,玉石宛自分。 能将霅溪昼,解追青龙氲。 超然劲高节,冰雪看此君。 故应知见熟,玉骨久受熏。 天眼视浮俗,争奈空煎焚。 我寻住山侣,识子吴江濆。 人生各有适,未易分黠嚚。 风物亦自私,草木俱忻忻。 何当断岸坞,赓歌苍石垠。 我诗无杰句,愧子才逸群。 此篇颇尚有,句意雅而文。 把玩值清月,林影白纷纷。 高怀亦自放,岂以我辈云。 君看功名事,真如过耳蚊。 行将挂社籍,莲沼开奇芬。 劳君读此诗,正如莸与薰。
参考注释功名 功绩和名位;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,立功名兮慰平生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 但是,他们(指东林党人)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,总算进步多了。——《事事关心》 真如佛教语。梵文Tathatā或Bhūtatathatā的意译。谓永恒存在的实体、实性,亦即宇宙万有的本体。与实相、法界等同义。 南朝 梁 萧统 《谢敕赉制旨大集经讲疏启》:“同真如而无尽,与日月而俱悬。”《成唯识论》卷九:“真谓真实,显非虚妄;如谓如常,表无变易。谓此真实,於一切位,常如其性,故曰真如。” 明 屠隆 《昙花记·西游净土》:“霞幢被,宝座趺,灵光随处现真如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八七回:“屏息垂帘,跏趺坐下,断除妄想,趋向真如。” 范文澜 《唐代佛数·佛教各派》:“事物生灭变化,都不离真如。故真如即万法(事物),万法即真如。真如与万法,无碍融通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