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杨维桢的《医师行,赠袁炼师》 全文:大茅先生上天司死生,每岁考校月之二日为嘉平。
 至今华阳有仙会,会则鬼兽叫啸丹光明。
 上帝又闵其人之枉死,必生仙医有如贞白者,代居山中救愚氓。
 自从贞白上仙去,杏林剪伐橘井夷沟坑。
 越七百岁乃有袖云氏,弱冠学道朝天京。
 天子问道赐爵秩,师拂衣去还山自吹鸾凤笙。
 不烧竹,不辟谷,不餐日月精,不役罡诀甲与丁。
 人有奇疾弗能名,郁如病草无勾萌。
 师一视,挛者伸,瞽者觌,跛者行。
 门之无父咀之剂、针石之兵,惟有日两炊饭折足铛。
 乃云太上亲传一管笔、三轴经,无忧祖师传至我,我奉行之无足惊!吾闻上古俞跗善疗疾,不施汤液、尚须皮毛解剥净洗五藏腥,如何三经一笔乃尔灵!人报以金掷之如瓦砾,以廉售欲岂比长安清,亦何必隐居辛苦注草经。
 呜呼,人生喜怒悲乐病易成,须发日槁为星星。
 便从炼炼师乞浆啖火枣,青华定录共见茅君盈。
 
 参考注释之无(1).之字与无字。 唐  白居易 《与元九书》:“僕始生六七月时,乳母抱弄於书屏下,有指无字之字示僕者,僕虽口未能言,心已默识。” 金  元好问 《赠利州侯神童》诗:“极知之无不足讶,更恐洛诵难为功。” (2).借指简单易识之字。 明  刘元卿 《贤奕编·应谐·乍解张皇》:“ 汝 有田舍翁,家貲殽盛,而累世不识之无。” 清 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医术》:“张曰‘我仅识之无耳,乌能是?’道士笑曰:‘迂哉!名医何必多识字乎?但行之耳。’” 针石 用金属做的针和石头做的针刺入一定的穴位治病,指针灸。 在肌肤,针石之所及也。——《韩非子·喻老》 惟有 只有 我们都很高兴,惟有他沉着脸 炊饭煮饭。 汉  王充 《论衡·知实》:“ 颜渊 炊饭,尘落甑中。”《晋书·卫瓘传》:“ 瓘 家人炊饭,堕地尽化为螺,岁餘而及祸。” 宋  徐积 《宿山馆》诗之三:“执爨正燃炊饭火,乞飡恰值寄眠僧。” 折足铛见“ 折足鎗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