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崔敦礼的《严子文用范至能韵见赠再和》 全文: 灯花昨夜喜,诗成果符吉。 长跪读新诗,绣筵鸣宝瑟。 天公怪多取,未老雪满栉。 出门会臞仙,戴笠卓午日。 我无作诗工,而许编杜帙。 珷玞圭璋,蓬艾间粟秫。 鸥社愧相从,敬行顺风膝。
名句书法欣赏 出门会臞仙,戴笠卓午日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出门(1) 离家外出或远行 (2) 〈方〉∶出嫁 臞仙旧时借称身体清瘦而精神矍铄的老人。文人学者亦往往以此自称。 宋 刘克庄 《最高楼》词:“这先生,非散圣,即臞仙。” 金 刘长言 《通叔以诗送古镜为长言生日之寿次韵谢之》:“綵衣禄隐非臞仙,犹有向来文字缘。” 清 赵翼 《寒夜澄怀园步月》诗:“惜无人送半臂来,不觉臞仙两肩耸。” 高燮 《题蔡哲夫所绘沉孝则冰雪庐图即步哲夫韵》:“洁清不数臞仙臞,谁知闻声有彼姝。” 戴笠戴斗笠。形容清贫。 宋 孔平仲 《送张天觉》诗:“万事儵忽如疾风,莫以乘车轻戴笠。” 清 毛奇龄 《定交诗为胡以宁方中通堵凤蒸》:“担簦同汗漫,戴笠自寒温。”参见“ 戴笠乘车 ”。 午日(1).端午,即农历五月初五日。 晋 周处 《风土记》:“午日烹鶩,又以菰叶裹粽黍,以象阴阳相包裹未分也。” 宋 梅尧臣 有《午日》诗。 清 潘荣陛 《帝京岁时纪胜·宜忌》:“午日冰和土粉晒乾,擦小儿热疿。” (2).干支逢午的日子。《后汉书·陈宠传》“犹用 汉 家祖腊” 李贤 注引 汉 应劭 《风俗通》:“ 汉 家火行盛於午,故以午日为祖也。” 宋 曾慥 《类说·燕北杂记·午日大喊》:“番兵每遇午日,如不逢兵,亦须排阵望西大喊七声,言午是番家大王之日。” (3).中午。 唐 张籍 《江南行》:“ 长干 午日沽春酒,高高酒旗悬江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