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赵彦假的《翠蛟亭和鞏栗斋韵》 全文: 天下名洞天,有山必有水。 馀杭山水窟,神仙所栖止。 仙人乘云玉,玉蛟留潭底。 至今雷雨夕,蛟睡时惊起。 爪劈岩石裂,石罅滴乳髓。 涓涓泉流出,半垂白凤尾。 风来琴筑响,月照缨络侈。 曲折纳深池,彻底清且泚。 築亭当润冲,木石相表里。 翠壁涧含烟,层峰去天咫。 道人幻天奇,指顾狃未已。 忽驱蛟走斗,瞬息八百里。 怒风挟奔霆,草木为披靡。 儿童惊震掉,面若槁灰死。 达人本大观,谈笑自隐几。 须臾群动息,静坐穷物理。 水石本无心,相激一至此。
参考注释儿童 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儿童相见不相识。——唐· 贺知章《回乡偶书》 惊震震惊。《汉书·外戚传下·孝成许皇后》:“讹言传相惊震,女童入殿,咸莫觉知。” 灰死(1).火灰熄灭。《史记·韩长孺列传》:“ 蒙 狱吏 田甲 辱 安国 , 安国 曰:‘死灰独不復然乎?’”后因用以为典。 唐 骆宾王 《帝京篇》:“灰死 韩安国 ,罗伤 翟廷尉 。” (2).火灰熄灭。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心若死灰。”谓心境枯寂不动。后因以“灰死”形容失意的心情。 唐 白居易 《送兄弟回雪夜》诗:“对雪画残灰,残灯明復灭。灰死如我心,雪白如我髮。” (3).烧死。 元 刘祁 《归潜志》卷十一:“北兵遇之,火起,亦数人灰死。” (4).谓灰白无人色。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马介甫》:“﹝妇﹞徒跣而归,面色灰死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