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梅尧臣的《和滕公游穿山洞》 全文:洞口水石浅,潺潺泻绿蒲。
 缘溪进岩窦,阴黑人境殊。
 中言有物怪,蟠蛰春来苏。
 霖雨虽有意,风雷莫相扶。
 风霜自鼓荡,不久当何如?欣幸禅林近,钟梵来有无。
 回策历幽境,衣香草露濡。
 老僧长树下,麋鹿与之俱。
 溪云时见起,山鸟自相呼。
 羡尔得滋乐,何用劳形躯。
 
 名句书法欣赏 中言有物怪,蟠蛰春来苏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物怪怪异事物,怪物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所见天变,皆国殊窟穴,家占物怪,以合时应,其文图籍禨祥不法。” 唐  柳宗元 《非<国语>上》:“ 孔氏 恶能穷物怪之形也?是必诬圣人矣。” 宋  欧阳修 《金鸡五言十四韵》:“ 蛮荆 鲜人秀,厥美为物怪。” 蟠蛰(1).蛰居;隐居。 唐  姚合 《赠终南山傅山人》诗:“蟠蛰身仍病,鹏摶力未通。” 张际亮 《送云麓观察督粮粤东》诗:“蟠蛰泥涂愧头角,飞腾沧海凌风潮。” (2).藏伏。 宋  司马光 《瘿盆》诗:“海鼃鬭怒腹干张,老鮫蟠蛰鳞鬐秃。” 来苏(1).谓因其来而于困苦中获得苏息。语本《书·仲虺之诰》:“攸徂之民,室室相庆曰:‘徯予后,后来其苏!’” 孔 传:“ 汤 所往之民皆喜曰:‘待我君来,其可苏息。’” 晋  潘岳 《西征赋》:“激 秦 人以归德,成 刘 后之来苏。” 唐  李白 《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》:“横制八极,克復两京,俗畜来苏之欢,人多徯后之望。” 贝青乔 《杂谣》:“蚱蜢横扑禾秆枯,沟瘠留喘谁来苏。” (2).草名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三十引 南朝  梁  张缵 《离别赋》:“犹合欢之蠲忿,如来苏之释劳。” (3).药名。为含有50%煤酚的肥皂溶液,棕色,有毒。有做消毒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