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郑刚中的《巨济弟书梦求诗赋古风云》 全文: 稽首叩微妙,下笔书符若风雨。 又复沃之琼丘泉,过口腹肠如火煮。 临行戒以食腥秽,转首蘧然成栩栩。 吾闻有梦皆想成,此梦怪奇非想取。 良田夙业种根净,故此通玄受真语。 会当役使三足乌,倒景乘风见王母。 惟予堕入世纲中,非孔非颜莫知祖。 独知抱正御魑魅,符篆常疑不吾补。 但留真火固脐下,母视丹砂贱於土。 饥来得饱即快意,荼荠膻臊等甘苦。 那知好慕长生人,保练形神乃如许。 因观侯梦悟昔非,叹恨此身殊椎鲁。 使寻金篦去眼膜,为汝他年看轻举。
名句书法欣赏 饥来得饱即快意,荼荠膻臊等甘苦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来得 显得 骑车太累,不如叫辆出租来得舒服 快意 心情舒畅;称心如意 微风吹来,感到十分快意 荼荠荼、荠皆菜名。荼味苦,荠味甘,因以“荼薺”喻小人与君子。《楚辞·九章·悲回风》:“故荼薺不同亩兮,兰茝幽而独芳。” 宋 郑刚中 《山斋赋》:“盥瓶罌而小汲,杂荼薺以同烹。” 膻臊(1).指某些动物身上发出的羶腥臊臭的气味。《吕氏春秋·本味》:“肉玃者臊,草食者羶。” 高诱 注:“肉玃者,玃拏肉而食之,谓鹰雕之属,故其臭臊也;草食者,食草木,谓麞鹿之属,故其臭羶也。” (2).引申指肉类食物。 元 舒頔 《中秋对月无酒怅然孤吟》:“貰酒赏明月,盘中乏羶臊。” (3).犹羶腥。 唐 李白 《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》:“逆胡窃号,剥乱中原,虽……决洪 河 ,洒 秦 雍 ,不足以荡犬羊之羶臊。”参见“ 羶腥 ”。 甘苦(1) 甜味与苦味。比喻美好的境遇和恶劣的境遇 燕王弔死问孤,与百姓同甘苦。——《史记·燕召公世家》 一根红线贯穿,颗颗红心相连,大家同呼吸,共甘苦。——《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》 (2) 在工作或经历中体会到的滋味,多偏指苦的一面 其中甘苦,唯我自知 没有教过书,就不知道其中的甘苦 颠沛流离的生活,使他饱尝甘苦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