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毕仲游的《信阳道中避暑》 全文: 下马汤家市,前村数里赊。 败篱瓜少蔓,簇舍豆先花。 放袖从风入,停鞍待日斜。 欲知为客恨,更久不成家。
参考注释客恨(1).游子的愁思。 唐 李端 《送刘侍郎》诗:“几人同去 谢宣城 ,未及酬恩隔死生。唯有夜猿知客恨, 嶧阳 溪路第三声。” 唐 周存 《授衣赋》:“感虫鸣之促织,念客恨之衣裘。” (2).游子发愁。 唐 郑谷 《蜀中》诗之一:“江楼客恨黄梅后,村落人歌紫芋间。” 不成 ——作语气词用在句末,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,常与“难道”、“莫非”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,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