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挚的《送蔡景繁赴淮南运使》 全文: 新堤洛水东风峭,下入长淮春浩渺。 淮南使者蓬莱仙,叠鼓鸣铙画船晓。 旦时契阔慕声名,晚岁绸缪亲纻缟。 磨铅并直登瀛州,对案同厅佐京兆。 青蒿长松惭异质,流水高山喜同调。 虽当倥偬喧嚣中,不废樽罍与吟啸。 岁月扑面来纷纷,冠盖送客声扰扰。 北园去岁赋红梅,南浦今春歌碧草。 黄金龙节使光华,白面书生才缥缈。 世高台阁与省府,偏历从容誉清劭。 投虚馀刃无足为,澄清百城付谈笑。 时行有命又有义,所遇何多亦何少。 未应刻意怀轩裳,知有高情在鱼鸟。 黄鹄千岁凌长风,奈此沙边老鸧鸨。 朝廷羽仪重人物,行闻追锋赐严召。 玉音寄我其无忘,时有归鸿下云表。
参考注释磨铅亦作“ 磨鈆 ”。1.磨研铅粉涂抹误字。谓勤于校订或撰述。 唐 黄滔 《与刑部郑郎中启》:“比者伏蒙曲念虚芜,荣流咳唾,诲以磨鈆未至,刻楮非工。” 宋 曾巩 《伯常少留别业寄诗索酒因以奉报》诗:“多情置驛邀佳客,好事磨鈆勘旧经。” (2).自谦词。铅,铅刀,指钝刀,比喻低劣的才能。 唐 骆宾王 《咏怀古意上裴侍郎》:“磨铅不霑用,弹鋏欲谁申?” 唐 钱起 《县内水亭晨兴听讼》诗:“磨铅辱利用,策蹇愁前程。” 宋 曾巩 《英宗实录院谢赐御筵表》:“甫磨铅而就职,遽置醴以均恩。” 登瀛(1).登上 瀛州 。犹成仙。 明 郑若庸 《玉玦记·祝寿》:“拚酩酊,算此乐人间,不减登瀛。” (2).见“ 登瀛洲 ”。 (3).登上瀛台。 清 代新进士及第授官仪式之一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六回:“﹝ 安公子 ﹞一心只想飞回去见着父母……无如明日便是传臚大典,紧接着还有归大班引见,赴宴,谢恩,登瀛,释褐许多事,授了职便要进那座翰林院到任。” 对案 反驳提议的某事 京兆(1) (2) 指京师所在地区 京师有京兆狱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狱中杂记》 (3) 指管理京师地区的衙门。 京兆五城即不敢专决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狱中杂记》 (4) 指京兆尹,即京师的地方长官 韩愈吏部权京兆。——宋· 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