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四列兵卫,爟火映、金支翠旌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佚名的《导引》 全文: 参考注释四列相传 夏禹 治山导水,有三条、四列之说。“四列”说创于 郑玄 ,谓由北至南将山脉分成四列。 兵卫士兵和守卫之具。亦指防卫。《战国策·韩策二》:“臣之仇, 韩 相 韩傀 。 傀 又 韩君 之季父也,宗族盛,兵卫设,臣使人刺之,终莫能就。”《汉书·齐悼惠王刘肥传》:“ 勃 请为君将兵卫卫王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谓将兵及卫守之具。” 唐 宋之问 《秋莲赋》:“君门閟兮九重,兵卫儼兮千列。” 明 林富 《重锓<诚意伯刘公文集>序》:“当天下甫定之初,首諗滞狱,倡立兵卫。” 爟火(1).古代谓祓除不祥的火。《吕氏春秋·赞能》:“ 管夷吾 至 齐 , 桓公 使人以朝车迎之,祓以爟火,衅以牺豭。” 高诱 注:“火者,所以祓除其不祥。置火于桔皋,烛以照之。”《淮南子·氾论训》:“洗之以汤沐,祓之以爟火。” (2).祭祀时所举的火。 南朝 宋 颜延之 《飨神歌》:“田烛置,爟火通。”一本作“ 权火 ”。 宋 苏轼 《郊祀奏议》:“当郊之岁,以夏至祀地祗於方泽,上不亲郊而通爟火,天子於禁中望祀。” (3).泛指炬火。 明 梅鼎祚 《玉合记·宸游》:“缕鲸飞,影蛾照。金波丽,爟火烧。” 章炳麟 《四惑论》:“且夫白日舒光,爟火发热,亦其现象则然。” (4).古时报告敌情所举的烽火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齐太祖高皇帝诔》:“锋车北軼,爟火南盛, 太祖 时乘,爰兹发迹。” 北周 庾信 《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》:“ 匈奴 突於 武川 ,爟火通於 灞上 。” 唐 刘禹锡 《和董庶中古散调词赠尹果毅》:“爟火入 咸阳 ,詔徵神武师。” 金支(1).一种黄金饰品。常施于乐器之上。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金支秀华,庶旄翠旌。”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:“乐上众饰,有流遡羽葆,以黄金为支,其首敷散,若草木之秀华也。” 唐 杜甫 《渼陂行》:“ 湘 妃 汉 女出歌舞,金支翠旗光有无。” 明 何景明 《七述》:“羽裳翩翻垂白蜺,金支玉节纷葳蕤。” (2).指代乐器。 南朝 宋 谢庄 《上封禅仪注疏》:“金支宿县,鏞石润响。” 明 杜岕 《鸡鸣寺禅堂看白海棠》诗:“分明霜落金支冷,万首宫词蟋蟀声。” 翠旌见“ 翠旍 ”。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