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文珦的《夏暑正隆望秋得雨风赋长句》 全文: 夏日烈烈扬晖光,阳气入土土力强。 望秋三日雨滂滂,庶物浡然俱阜昌。 雨暘时若异咎恒,秔稻薿薿如人长。 西风朝夕吹新凉,风来已作酒饭香。 老农再拜谢穹苍,此去足以供烝尝。 只今吏卒多豺狼,唯恐肆威回夺攘。 一粒不得入我肠,父子悲啼茹糟糠。 愿将此意达君王,毋官贪冒官循良。
参考注释君王 古称天子或诸侯 君王为人不忍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君王与沛公饭。 贪冒(1).贪得;贪图财利。《左传·成公十二年》:“诸侯贪冒,侵欲不忌。”《隋书·炀帝纪下》:“贪冒货贿,不知纪极。” 唐 韩愈 《寄崔二十六立之》诗:“仁者耻贪冒,受禄量所宜。” 明 徐光启 《漕河议》:“公忠廉直之官可得见长,贪冒闒茸之伦可得著罪。” (2).指贪图财利的人。《旧唐书·职官志二》:“较之优劣,而定其留放,所以正权衡,明与夺,抑贪冒,进贤能。” 循良(1).谓官吏奉公守法。《北史·孙搴等传论》:“ 房謨 忠勤之操,始终若一。 恭懿 循良之风,可谓世有人矣。” 唐 李邕 《唐赠太子少保刘知柔神道碑》:“出膺贤守,则郡国循良。” 明 李介 《天香阁随笔》卷一:“吾每见循良之吏,有活民之心,而民终不能活者,不刚也。” 孙中山 《孙文学说·不知亦能行》:“官吏不过为人民之僕,当受人民之监督制裁也。其循良者,吾民当任用之;其酷劣者,当淘汰之。” (2).指循良的官吏。 唐 柳宗元 《柳州谢上表》:“常以万邦共理,必藉於循良。” 清 朱彝尊 《送张夫子巡抚山东》诗之一:“循良久数 张京兆 ,副相依然 汉 上公。” (3).善良。 元 刘祁 《归潜志》卷七:“富家中亦有循良懦弱者,乌可执一哉?” 清 沉复 《浮生六记·浪游记快》:“舟子颇循良,令其糴米煮饭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