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南北朝庾信的《夜听捣衣诗》 全文: 秋夜捣衣声。 飞度长门城。 今夜长门月。 应如昼日明。 小鬟宜粟瑱。 圆腰运织成。 秋砧调急节。 乱杵变新声。 石燥砧逾响。 桐虚杵绝鸣。 鸣石出华阴。 虚桐采凤林。 北堂细腰杵。 南市女郎砧。 击节无劳鼓。 调声不用琴。 并结连枝缕。 双穿长命针。 倡楼惊别怨。 征客动愁心。 同心竹叶椀。 双去双来满。 裙裾不奈长。 衫袖偏宜短。 龙文镂剪刀。 凤翼缠篸管。 风流响和韵。 哀怨声凄断。 新声绕夜风。 娇转满空中。 应闻长乐殿。 判彻昭阳宫。 花鬟醉眼缬。 龙子细文红。 湿折通夕露。 吹衣一夜风。 玉阶风转急。 长城雪应闇。 新绶始欲缝。 细锦行须纂。 声烦广陵散。 杵急渔阳掺。 新月动金波。 秋云泛滥过。 谁怜征戍客。 今夜在交河。 栩阳离别赋。 临江愁思歌。 复令悲此曲。 红颜余几多。
参考注释昭阳(1).岁时名。十干中癸的别称,用于纪年。《尔雅·释天》:“﹝太岁﹞在癸曰昭阳。”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:“亥在癸曰昭阳。” 高诱 注:“在癸,言阳气始萌,万物合生,故曰昭阳也。” 北周 庾信 《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》:“岁次昭阳,月在大梁。” (2). 汉 宫殿名。后泛指后妃所住的宫殿。《三辅黄图·未央宫》:“ 武帝 时,后宫八区,有 昭阳 ……等殿。” 汉 班固 《西都赋》:“ 昭阳 特盛,隆乎 孝成 。” 唐 王昌龄 《长信怨》诗:“玉颜不及寒鸦色,犹带 昭阳 日影来。” 清 叶永年 《燕》诗:“閒向主家谈故事, 昭阳 臺榭已凝尘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