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《与胡祠部游法华山》 全文: 波湖欲尽山为界,始见寒泉落高派。 道人未放泉出山,曲折虚堂泻清快。 使君年老尚儿戏,绿棹红船舞澎湃。 一笑翻杯水溅裙,余欢濯足波生隘。 长松搀天龙起立,苍藤倒谷云崩坏。 仰穿蒙密得清旷,一览震泽吁可怪。 谁云四万八千顷,渺渺东尽日所晒。 归途十里尽风荷,清唱一声闻露薤。 嗟余少小慕真隐,白发青衫天所械。 忽逢佳士与名山,何异枯杨便马疥。 君犹鸾鹤偶飘堕,六翮如云岂长锻。 不将新句纪兹游,恐负山中清净债。
名句书法欣赏 长松搀天龙起立,苍藤倒谷云崩坏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长松药草名。服之可黑须发。 宋 苏轼 《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》诗之一:“莫道长松浪得名,能教覆额两眉青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一·长松》:“长松生古松下,根色如薺苨,长三五寸,味甘微苦,类人参,清香可爱。按 张天觉 《文集》云:僧 普明 居 五臺山 ,患大风,眉髮俱堕,哀苦不堪。忽遇异人,教服长松,示其形状。 明 採服之,旬餘毛髮俱生,颜色如故。” 天龙(1).天上的龙。 汉 刘向 《新序·杂事五》:“ 叶公 子高 好龙,钩以写龙,凿以写龙,屋室雕文以写龙。於是天龙闻而下之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化城阁》诗:“ 楞伽 海中山,杳出霄汉上。中有不死庭,天龙尽四向。” (2).佛教语。谓诸天与龙神。《法华经·序品》:“天龙恭敬,不以为喜。” 清 龚自珍 《己亥杂诗》之八一:“遥知法会 灵山 在,八部天龙礼我言。” (3).房宿第三星之名。《星经》卷上:“三名天龙,四名天马。” (4).山名。在 山西省 太原县 境。产硫磺。山壁有 北魏 拓跋氏 所造凹形佛像,是美术雕刻史上有价值的杰作。 (5).蜈蚣的别名。见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虫部·蜈蚣》。 起立(1) 站起来。多用作口令 全体起立! (2) 采取直立或站立的姿势 每寒夜起立。——清· 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 起立欢迎 崩坏 毁坏;崩溃 诗道崩坏 |